快訊

法人合併破局?「全台第一所大學」才寄存440名額 傳將再停招6系

中資一條龍包下日本觀光產業 日本人賺不到陸客的錢了

搶盡媒體版面害侯邊緣化? 趙少康稱幫打天下:侯友宜就是老大

品牌信心不足 歐洲消費者購買中國電動車意願低

大陸電動汽車龍頭比亞迪2023上半年本土銷售數字亮眼。圖為比亞迪六月舉行的粵港澳大灣區車展展位。(新華社)
大陸電動汽車龍頭比亞迪2023上半年本土銷售數字亮眼。圖為比亞迪六月舉行的粵港澳大灣區車展展位。(新華社)

中國大陸的電動車企近來積極赴歐洲市場布局,然而成本上升與消費者的不信任所帶來的挑戰逐漸浮現。一份針對德國的市場調查顯示,在了解中國品牌的前提下,約只有1%的消費者選擇購買中國車。

中國大陸的電動汽車製造商在中國國內銷售名列前茅,勝過大多數的外國製造商,如今已逐漸把眼光投向歐洲,挑戰當地市場。然而這個趨勢卻也使得歐洲的製造商惴惴不安。

據路透社報導引述汽車產業諮詢顧問公司Inovev的數據顯示,今年迄今為止在歐洲銷售的全新電動汽車中,有8%是中國品牌,高於去年的6%和2021年的4%;另一份安聯集團的研究顯示,2025年,至少還會11款中國製造的新型電動車將在歐洲上市。

報導引述跨國汽車製造商斯特蘭蒂斯集團(Stellantis)執行長塔瓦瑞斯(Carlos Tavares)形容「廉價的中國電動車將入侵歐洲」。

雖然中國品牌在歐洲的市占率逐步提升,且對歐洲車企造成影響,然而分析指出中國品牌正面臨多方面的挑戰,使得他們並不是一直站在市場競爭的頂端。其中之一是消費者信任,歐洲大多數潛在消費者不認可中國的品牌,因此在購車時,面對中國品牌會更加猶豫不決。

報導引述市場分析機構YouGov一份針對德國市場的調查指出,在接受調查的德國消費者中,知道中國電動車龍頭比亞迪的只有14%,聽過蔚來的則有17%,10%的人知道領克,只有8%的人認識小鵬。

這份調查也顯示,95%的消費者知道特斯拉,其中的10%消費者會考慮在下次買車時購買特斯拉的車款,但在了解中國品牌的消費者,只有1%,甚至更少的人會考慮購買中國車。

另一個挑戰來自額外成本不斷上升,拉高售價。

報導指出,由於物流費用、銷售稅、進口稅,以及滿足歐洲市場的認證要求都會增加額外的成本。此外,為配合歐洲市場的偏好,提供可供長途旅行的大容量電池,也會增加成本。因此,中國品牌很難在歐洲市場中維持與在中國國內一樣便宜的價格。

電動汽車 特斯拉

延伸閱讀

比特幣一度跌破2.6萬美元

馬斯克睽違9年再訪日本 目的引發各界臆測

才剛降Model Y 中國特斯拉在對Model S和Model X進行降價 最多降30萬!

抓包!特斯拉中國推貓窩周邊 造型雷同台灣品牌原創設計

相關新聞

創先例 新加坡可用數位人民幣

新加坡副總理黃循財近日訪問中國大陸,召開雙方最高層級的雙邊合作聯委會(JCBC),並會上達成廿四項成果,其中除了互相實施...

陸雙重困境 外資減少外人不來

紐約時報日前報導,趁著幾乎完全封鎖邊境近三年的新冠防疫措施結束之際,中國富人今年已將數千億美元資產轉移出境。華爾街日報也...

馬雲拋售阿里股票?阿里合夥人蔣芳:馬雲一股都還沒有出售

針對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家族信託公司,計畫減持1,000萬股,預計套現8.707億美元。阿里巴巴集團合夥人、首席人才官蔣芳...

外商撤資變多 陸FDI連5月衰退

中國大陸商務部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十月,大陸實際使用外資金額(FDI)為人民幣九八七○點一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百分...

王文濤會雷蒙多 關切半導體禁令

為落實「拜習會」兩國元首舊金山會晤共識,中美商務部溝通交流機制首次部長級會談十六日在舊金山舉行,大陸商務部長王文濤就美國...

大陸地方政府債務達408兆 北京出手管制了

中國地方政府債務達408兆元,大興土木闢建基礎設施導致債台高築是主因之一。據外媒報導,北京當局已通令地方政府中止「有疑慮...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