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限制鎵、鍺出口 歐盟呼籲金屬供應商探索生產晶片原料

集微網消息,據金融時報報導,在中國宣佈計劃限制鎵和鍺出口後,歐盟緊急呼籲鋁和鋅供應商對關鍵半導體金屬的生產進行調查。
中國決定從八月起對這兩種關鍵鑛產實施出口限制,促使歐盟、美國和日本爭相在亞洲最大經濟體之外尋找材料來源。
歐盟已與希臘鋁生產商Mytilineos Energy & Metals接洽,要求其探索在其位於克里特島Agios Nikolaos的精鍊廠生產副產品鎵,該精鍊廠將鋁土鑛轉化為鋁的原材料。
該公司歐盟事務執行董事尼克·克拉米達斯(Nick Keramidas)表示:「歐盟已與我們聯繫,希望評估氧化鋁精鍊廠如何為擺脫這場危機做出貢獻。」
據歐盟稱,歐盟71%的鎵和45%的鍺來自中國,但在中國之外,只有少數幾家公司有能力生產晶片製造、太陽能光伏電池和光纖中使用的高純度金屬。
然而,歐洲金屬行業的嚴峻形勢使得企業很難在沒有國家支持的情況下投資數千萬歐元生產鎵。這些因素已經迫使許多冶鍊廠停產。
「我們意識到中國可以扭轉我們的局面。歐洲說『讓我們提高產量,氧化鋁精鍊廠可以看看』,但我上次看時,其中一半產量下降了,」克拉米達斯說。
「當你因為條件問題而無法有競爭力地生產主要商品時,投資鎵副產品可能是愚蠢的。」
這並不是歐盟第一次對中國鑛產供應感到恐慌。在中國因能源短缺而於2021年減產後,歐盟也做出了類似的努力來提高其鎂產量。
歐盟有色金屬貿易機搆Eurometaux証實,多家公司正在考慮提高該地區對鍺和鎵的抵禦能力,但警告稱「這是更廣泛的產業政策討論」。
「去年是鎂,我們不知道下一個地緣政治焦點將是什麽金屬,」 歐盟有色金屬貿易機搆Eurometaux表示。
中國宣佈出口管制後鎵的價格變化
歐洲在發展自己的鍺產量方面處境更為艱難。只有使用特定工藝的鋅冶鍊廠才能回收鍺,但中國以外很少有鋅冶鍊廠使用這種方法,歐洲也沒有使用這種方法。
托克旗下的Nyrstar是評估在美國田納西州鋅冶鍊廠建設價值1.5億美元的鍺和鎵回收和加工設施的公司之一,該設施可以滿足美國80%的需求,但至少需要兩年時間才能建成。優美科是一家回收鍺的比利時先進材料集團,該公司表示正在開發基於「薄膜」鍺的技術,以減少該材料的使用。
據價格報告機搆Fastmarkets稱,自中國宣佈這一消息以來,鎵價格已飆升28%。
但幾位高管強調,歐盟官員需要製定政策來處理相反的問題:當中國湧入市場時如何保持競爭力。
這兩種金屬在目前正在討論的一項法規中被列為戰略金屬,該法規旨在促進歐盟對綠色轉型關鍵材料的供應。
在荷蘭效倣日本和美國限製高端晶片製造設備在海外銷售之後,中國方面實施了出口限製。
歐盟委員會表示,正在對中國的出口管製及其是否符合世界貿易組織規則進行「詳細分析」。
希臘環境部長西奧多羅斯·斯凱拉卡基斯 (Theodoros Skylakakis) 表示,他希望希臘能夠成為歐洲關鍵鑛物的生產中心,這部分歸功於Mytilineos利用鋁土鑛生產鎵的潛力。
他補充說,如果歐盟的「開放、競爭模式」受到「特定地緣政治侷勢」的破壞,歐盟應該「採取措施確保我們受到保護」。
(校對/李梅)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