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觀察/生活費「紐升港降」 租金「港降澳升」

香港財經圈早前有「紐倫港」變「紐倫坡」之說,說的是國際金融中心三甲,原為紐約、倫敦、香港,但去年新加坡新晉三甲,就變成紐約、倫敦、新加坡。這兩天因應一些特殊現象,又有了「紐升港降」、「港降澳升」之說。
先看「紐升港降」,這是由著名的「東升西降」演化而來。說紐約升,香港降。在原來「紐倫港」的排行中,香港在很多方面輸給兩位大哥,但在「全球生活費用最高城市」這把交椅上,香港超過了紐約,坐在榜首席上已四年,今年6月才讓位給了紐約。
這項評比,表面上看是負面的,生活費用全球最貴怎會是好事?原來這項評比,與全球外派雇員生活費用角度關聯,生活費用貴還那麼多公司要派人去,說明那邊有生意可做,越貴越要去。
「紐升港降」,紐約當然與美元強勢和美國通膨有關,香港這邊說法多,負責調查的ECA International亞太區域總監關禮廉認為,香港商品及服務價格升至多年來高位,意味香港亦受到過去一年的全球通膨浪潮影響,但香港住屋租金續降,抵銷日常商品及服務價格上漲的影響,令排名下降。
香港租金下降,聽上去認為是好事,但商界告訴你,這後面是香港經濟的跌落。香港有地產產業鏈之說,直接涉及地產仲介、建築、裝修、家具,間接影響銀行、律師行等行業,樓價下跌更帶來財富效應,令消費減少。難怪有人威脅,再這樣下去,香港可能重演2008年危機。
再看「港降澳升」,說的是香港租金跌,澳門租金狂升。香港人到澳門看到街邊地產廣告,回來一路哇哇聲。一處二層樓商鋪,面積約7687英尺(216坪),月租金是150萬港元(約19萬美元);另一聲稱是近馬場輕軌站,面積近890英尺(25坪),年租金5500萬港元(約704萬美元)。
賭博比生產和消費都容易恢復,澳門政府說,今年前5月澳門博彩毛收入雖只及2019年同期六成,但已算不得了。澳門地產界人士說,去年是澳門房地產40年來最慘,房地產總成交較2018年下跌七成。最新一期澳門整體住宅樓價指數只微幅上漲,澳門的業主和地產仲介們,確實有些瘋狂了。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