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教師節拚一把!威力彩頭獎27連摃 頭獎上看9億元

學生提問「進口蛋廠商牟利」 賴清德表態:農業部須坦然面對

大直房塌...財務撐不住? 基泰建設市值逾百億「基泰忠孝」大樓要賣了

陸進口晶片劇減 力拚國產化

大陸海關總署最新統計,今年前四個月積體電路進口總量年減21%。(美聯社)
大陸海關總署最新統計,今年前四個月積體電路進口總量年減21%。(美聯社)

大陸海關總署最新統計,今年前四個月積體電路進口總量年減21%,至1,468億個。雖導致三星電子、高通等經營業績大幅下滑,反倒大陸半導體廠商加速實現國產化進程而受益。

第一財經日報報導,2022年大陸積體電路(IC)的進口量年減15.3%,與前兩年強勁增長的情況形成對比。而在今年前四個月的數據中,進口積體電路1,468億個,年減21.1%,進口總價值為1,056億美元,年減25.6%,顯示半導體進口持續低迷。

CIC灼識諮詢合夥人趙曉馬表示,外部的限制逼迫大陸半導體廠商加速國產化進程實現,在各個細分領域加快創新研發,驅動半導體行業增長。大陸已轉向生產更多的傳統晶片,以滿足汽車製造商和家電製造商需求。

趙曉馬指出,在美國先前頒布的管制法案中,對大陸半導體製造行業實施最終用途管制,包括禁止向生產特定性能參數晶片的大陸境內實體出口任何EAR管轄物項。這項規則所使用的性能參數有三類,其中兩類(NAND、DRAM)均為存儲晶片。

從大陸國產晶片類型來看,分立器件、邏輯晶片、Power IC和MCU等位居前列。而在下游應用中,通信市場、汽車電子市場對於晶片的需求量較大。

根據芯謀研究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大陸晶片設計業(包括Fabless和IDM)總銷售額為543億美元,年增5.3%。在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全球半導體產業進入放緩周期的情況下,2022年大陸半導體產業增速仍保持正增長。2027年,預計大陸晶片設計產業規模將超過1,000億美元。

大陸國產晶片起量的同時,海外廠商也感受到壓力。例如在存儲領域,在長江存儲、長鑫存儲的努力下,大陸在存儲晶片領域的技術水平上已經達到國際廠商水平,打破了被三星、美光等海外企業的壟斷的局面。

數據顯示,三星電子今年第1季營業利潤下降95.5%,淨利潤年減86%。其中,晶片製造業務虧損4.58兆韓元,而2022年同期該業務有8.45兆韓元的利潤。三星電子執行副總裁Ben Suh在財報電話會上表示,存儲晶片價格的持續下滑和存貨跌價是公司該季利潤承壓的主要原因。

高通今年第2財季顯示,營收為92.75億美元,年減16.92%;淨利潤為17.04億美元,年減41.92%。其中,手機晶片業務的收入為61.05億美元,年減17%,技術許可業務的收入為12.90億美元,年減18%。

2021年以來,大陸多家科技公司都宣布了自研晶片的進展,發布像是影像晶片、AI控制晶片、服務器晶片等產品,進一步提升了大陸國產晶片的自給率,導致了大陸企業對於進口晶片的需求量進一步降低。

半導體

延伸閱讀

解讀中美商貿部長會面 陸官媒:美國已上了三把「鎖」

2華人涉嫌在美運營「秘密警察局」 助大陸打壓法輪功遭起訴

日男因反間諜法遭拘 日經產大臣會王文濤要求釋放

葡萄牙網路安全機構示警 朝5G禁用大陸設備邁進

相關新聞

全面智能戰略 化孟晚舟:華為全面智慧化

「華為全聯接大會二○二三」昨日在上海登場,並發布「全面智能化(All Intelligence)戰略」。華為輪值董事長孟...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美國企業正對中國失去耐心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3日受訪時表示,在中國經營的美國企業應該要有一個「可預期的營商氛圍」和「公平競爭的環境」。但這些美企正...

碧桂園39億人民幣境內債獲展期 下一關卡3天後到

陷入「爆雷」危機的大陸房產巨頭碧桂園,旗下首檔尋求展期的境內債券「16碧園05」展期方案獲得債權人的批准,勉強避免了違約...

摘牌大限前 中國恒大申請股票恢復交易

距「摘牌」大限剩下不足一個月,「恒大系」中最關鍵的成員、已停牌超五百天的港股上市公司中國恒大,廿五日在港交所公告已申請自...

中國好聲音宣布暫停播出 背後公司市值已蒸發千億

浙江衛視微博25日發布消息稱,鑒於對觀眾和網友反映的《中國好聲音》節目的問題正在調查之中,該節目暫停播出。

碧桂園、SOHO中國爆雷後的四種下場 誰是下一個恒大?

眾多大陸開發商正站在懸崖邊上,現金流告急,拿不出錢來還債。最後等待在它們前方的是破產清算嗎?如若重量級房地產企業破產,官方危機處理又有哪些手段可用?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