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經濟數據亮眼 人民幣為何又跌到逼近7?

人民幣又跌到逼近7。(中通社)
人民幣又跌到逼近7。(中通社)

中國大陸一邊是不斷擴大的貿易順差,一邊則是加速復甦的GDP數據,但人民幣匯率似乎不為所動,反而從第1季的6.7附近一路貶值至6.92左右,再度逼近7字頭。

一財網報導,海關總署9日公布,中國大陸以美元計的4月出口年增8.5%,增速高於預期,但較3月的兩位數高增長回落;進口降幅擴大至7.9%。貿易順差902.1億美元,擴大82.3%。此前,中國大陸首季GDP增長4.5%,大超預期,且各界預估第2季增速有望超出7%。

巴克萊宏觀、外匯策略師張蒙分析,最近人民幣疲軟,部分因為出口商一直不願出售美元,這導致自2019年6月以來最大的外匯結算淨赤字,年初至今外匯存款也持續增加。美元存款利率自全球金融危機以來首次達到了5%,復甦的中國經濟和疲軟的美元應該會限制人民幣貶值空間,甚至助力人民幣在未來轉強。機構預估第2季結束時美元/人民幣匯率為6.9,然後在2023年底回落至6.7。

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在北京時間5月9日16:30官方收報6.9275,較上一交易日官方收盤價跌109點。美元/離岸人民幣報6.9253。

在GDP大幅反彈的背景下,近期人民幣卻意外走貶,再度陷入了6.9區間,數據參差不齊和地緣政治擾動或是主因。同時,出口商的行為也造成了匯率的下行壓力。

事實上,雖然貿易順差被認為是推動人民幣走強的真金白銀,但關鍵在於這些出口創匯有多少被轉換為人民幣,否則並不會對市場構成推動。資料顯示,淨外匯結算赤字對第2季的人民幣施加壓力,赤字幅度也達到了2019年6月以來的最大值。企業的套期保值比例從2022年的月均24%,下降至3月的21%,增加了人民幣匯率的壓力。

但這種情況可能會迅速轉變。法人認為,外匯存款在今年以來一直在增長,如果動量轉變,這些存款的下降可能會迅速使美元對人民幣匯率走低。

巴克萊認為,的外匯存款敏感性分析表明,人民幣因素往往比利率差異具有更強的解釋力。美元/人民幣匯率下降1個百分點,可能會導致外匯存款在一個月內下降80億美元。這更可能是下半年的故事,更強的經濟和更高的收益率或推動人民幣重新走強。

匯率永遠是相對的,因而海外政策的變化也將對人民幣走勢產生關鍵影響。尤其美國聯準會4日淩晨宣布將利率上調1碼。更關鍵的是,聲明中刪除了對未來升息的描述,暗示6月可能暫停升息。不過美聯儲主席鮑爾對抗通膨的任務毫不鬆口,亦堅定地否定了近期降息的可能性。

美元指數維持在101附近。10日晚間即將公布的美國CPI可能會影響市場,各界預計4月整體資料將穩定在年化5%,而同期核心通膨率預計將從5.6%收窄至5.5%。

國際業務專家朱延樺分析,人民幣匯率經過去年第4季與今年第1季創紀錄的高波動之後漸漸平復下來,這種平復可以視作為下一次動盪前的窗口期。橫盤近2個月,從時間層面來看還稍欠一些。需要警惕下半年,方向擇明之後波動率的再次放大。

人民幣

延伸閱讀

秦剛會晤伯恩斯 陸學者:中美外長會面或提上議程

國銀大陸曝險年減逾2000億 平均淨值比降至26%

公民時事題/經濟成長下修「GDP拚保2、CPI衝破2」 這些數字怎影響人民?

兩岸貿易持續大幅衰退 4月大陸自台灣進口狂跌26.7%

相關新聞

難滅陸客怒火!國泰航空深夜又道歉 宣布解聘3涉事空服員

空服員歧視不會說英語乘客事件持續發酵,為平息大陸網友怒火,國泰航空23日晚間在官方微博第三度發布道歉聲明,表示對三位涉事...

陸雙重困境 外資減少外人不來

紐約時報日前報導,趁著幾乎完全封鎖邊境近三年的新冠防疫措施結束之際,中國富人今年已將數千億美元資產轉移出境。華爾街日報也...

馬雲拋售阿里股票?阿里合夥人蔣芳:馬雲一股都還沒有出售

針對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家族信託公司,計畫減持1,000萬股,預計套現8.707億美元。阿里巴巴集團合夥人、首席人才官蔣芳...

外商撤資變多 陸FDI連5月衰退

中國大陸商務部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十月,大陸實際使用外資金額(FDI)為人民幣九八七○點一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百分...

王文濤會雷蒙多 關切半導體禁令

為落實「拜習會」兩國元首舊金山會晤共識,中美商務部溝通交流機制首次部長級會談十六日在舊金山舉行,大陸商務部長王文濤就美國...

大陸地方政府債務達408兆 北京出手管制了

中國地方政府債務達408兆元,大興土木闢建基礎設施導致債台高築是主因之一。據外媒報導,北京當局已通令地方政府中止「有疑慮...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