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拚人民幣國際化 完成首單LNG採購

中國能源公司中海油與法國企業道達爾能源28日通過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平台完成中國國內首單以人民幣結算的進口液化天然氣(LNG)採購交易,這也是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開展油氣貿易人民幣結算的嘗試。意味著人民幣國際化工作再往前一步。
上海市發改委總經濟師陳國忠表示,上海油氣交易中心聯手中海油開展國際LNG貿易人民幣結算,是中國油氣市場化改革的一件大事,有利於促進國際國內市場對接和國內外兩種資源高效循環,對於發揮市場配置資源具決定性作用,推動上海從能源資源的末端轉為能源貿易鏈中心節點。
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董事長、中國經濟信息社副總裁郭旭說明,交易中心自2020年8月28日推出國際LNG交易業務以來,推動多幣種計價、結算以及打通跨境貨款支付,這次以人民幣結算是一次重要嘗試。
目前人民幣是全球第五大支付貨幣、第三大貿易融資貨幣、第五大國際儲備貨幣,人民幣外匯交易在全球市場份額增至7%。中國官方近年來持續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工作,這幾年隨著國際金融市場波動,人民幣也成為避險的工具。而在匯改之後,人民幣匯率的彈性也增強。
統計顯示,2022年中國進口原油超過5億噸,進口天然氣超過1億噸,其中進口LNG 6344萬噸,進口油氣規模持續擴大,且進口來源也增多,這促成買賣雙方嘗試用人民幣來結算。
公開資料顯示,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由新華社、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海油、中國華能、申能集團、北京燃氣、中國燃氣、港華燃氣、新奧能源共同組建的油氣交易平台。去年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天然氣雙邊交易量達到928.58億立方公尺。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