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比肩IMF 紓困「帶路」國達2400億美元

路透報導,根據28日公布的報告,中國2008年至2021年間斥資2400億美元紓困22個開發中國家。隨著更多國家難以償還花在建設「一帶一路」基礎設施的貸款,中方的紓困金額近年來向上飆升,意味著中國實際上已建立了一套與IMF(國際貨幣基金)和其他西方機構並立的國際救助貸款新系統。
紐約時報指出,中方正在成為提供緊急資金給債台高築國家的新重量級角色,迎頭趕上作為救命稻草的國際貨幣基金。不過,中國已經貸出數千億美元,在開發中國家建設基礎設施,但隨著許多計畫未能支付預期的財務紅利,放貸自從2016年以來逐漸減少。
一帶一路「債務陷阱」再度成為熱議的話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28日在記者會上對於一帶一路債務陷阱表示,受諸多外部因素的影響,近來發展中國家的債務風險顯著上升,「一些人借機炒作所謂中國的債務陷阱,貸款不透明,向中國潑髒水,我們絕不接受」。
毛寧強調,中國「按照市場規律和國際規則行事」,尊重有關國家意願,從來沒有強迫任何一方借款,從未對任何國家逼債,不會在貸款協議中附加任何政治條件,更不尋求任何政治私利。同時,中國重視債務的可持續性問題,與有關國家合作發布了「『一帶一路』融資指導原則」,債務可持續性分析框架,助力共建國家提升債務管理能力。
她並表示,迄今為止,沒有任何一個合作夥伴國家認可所謂「中國債務陷阱」的說法,中國始終盡己所能幫助發展中國家緩解債務負擔。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021年宣布的從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增發給中國的特別提款權中,拿出100億美元轉借給非洲國家,「有關工作正在積極推進」。
她提到,世界銀行統計顯示,發展中國家主權債務中多邊金融機構和商業債權人占比超過八成,「當務之急是這些機構按照共同行動公平負擔的原則參與債務處理」。
此外,前世界銀行行長金墉28日在博鰲亞洲論壇表示,擔憂債務陷阱的對話演進方向是「反中國的」,因為在談到以債務讓一些國家陷入到陷阱當中時,也要關注相關國家當地的基礎建設,要關心如何讓這些國家還債的問題。
金墉說,「對世界銀行而言,我們從來都是非常敏感的,你如果債務太多就會陷入麻煩。可是另一方面而言,這些國家的首腦都會對我說,經濟如果不發展的話這些債怎麼還? 」
金墉指出,對於整個國際社會而言,必須要面對債務危機,但同時也要面對其他的一些危機:像是沒有資金來源的危機,能源危機等等,而且這些都是不會消失的危機。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