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啟動「規模與利潤並重」策略 2024年量產智慧電動車

小米集團24日發布2022年第四季及全年財報。財報顯示,該公司第四季營收人民幣660億元,年減22.8%;經調整淨利潤為人民幣15億元,年減67.3%。小米也宣布將啟動「規模與利潤並重」的新經營戰略,並維持2024年上半年正式量產智慧電動汽車的目標不變。
根據財報,整個2022年小米集團總營收為人民幣2,800億元,年減14.7%;經調整淨利潤為人民幣85億元,年減61.4%。
小米也宣示將「規模與利潤並重」定為集團2023年的經營策略。小米指出,自集團成立以來一直以規模為先,致力於將極具競爭力的智能產品帶給世界各地的消費者。集團已進入到下一個經營週期,會將利潤提升至和規模同等重要的位置,優化資源配置,為深入尖端技術研發和發展創新業務蓄力。
小米集團總裁盧偉冰在2022年年度業績發布會上說,宏觀環境會逐步轉好,但全面復甦仍舊需要一點時間,因此小米將啟動新經營戰略,強化風險管控,注重穩健經營。
財報顯示,2022年第四季小米智慧手機業務營收按年跌27%、按季跌14%至人民幣367億元,出貨量和平均單價(ASP)都按年下跌,季內出貨量按年跌26%至3,270萬支,ASP按年跌人民幣23元至人民幣1,121元。小米解釋,季內加強清理境外市場存貨的力度令ASP受壓。
物聯網IoT與生活消費產品營收按年跌14%至214億元;互聯網服務營收跌1%至人民幣72億元,主要受累廣告和金融科技業務營收減少影響,但電視增值服務及遊戲業務季度營收增加。
全年度計,小米手機營收跌17%至人民幣1,672億元,年度出貨量跌21%至1.5億支,ASP增人民幣14元至人民幣1,111元。IoT與生活消費產品營收年跌6%至人民幣850億元,互聯網服務營收年增0.4%至人民幣283億元。
在外界關注的智慧電動汽車業務方面,小米維持2024年上半年正式量產的目標不變。2022年智慧電動汽車等創新業務費用投入為人民幣31億元。截至目前,小米的汽車業務研發團隊規模約為2,300人。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