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關、撤口罩令 香港彩妝市場迅速復甦

唇膏效應是著名的經濟學理論,指人們在面對經濟不景氣或危機的情況下,會因為收入減少或對前途不明的考慮下,削減對於奢侈品的消費,改為購買唇膏等相對便宜的消費品。然而疫情三年期間,因為戴口罩的關係,口紅效應理論被挑戰,唇膏銷量比其他化妝品更差。
大公報報導,如今社會復常、中港通關、口罩令解除,彩妝市場亦逐漸復甦,有香港化妝品行業人士和經濟學家認為,當下唇膏銷量提升,無疑是香港經濟好轉的一個現象,反映顧客消費能力的提高,是預測香港彩妝經濟的其中一個指標,惟預料本地消費市場要恢復到疫情前的狀態,需要兩年左右。
學者建議商家可考慮針對男士購買化妝品送給人的特點,推出禮券、化妝品禮盒等營銷方式,進一步擴大香港化妝品市場,幫助提振經濟。
在新冠疫情爆發的首年,即2020年,根據日本市場研究公司Intage Holdings的報告顯示,唇膏的銷售額按年下降了69.7%,研究認為主要原因是戴口罩時「蒙著嘴」有關。因應戴口罩的日常,出現了「睫毛膏效應」和「香水效應」。如今值得慶賀的是,口罩令的解除,令到香港彩妝市場重現生機,例如著名化妝品牌莎莎自通關至今,本地生意錄得30%增長。
今年27歲的洪女士說,疫情期間一想到出門要戴口罩,她就沒有化妝的心思了。「即使哪天心血來潮想化妝,我都主要是化眼部。」這三年來,她偶爾會買眉筆、眼線筆,但一支唇膏都沒有買過,因為即使塗了也容易黏在口罩上,十分不便。
香港中文大學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新亞書院副院長莊太量表示,現在即使通關,遊客也沒有恢復到以前的水平。以前本地最高一個月有600萬遊客,一日平均20萬;但是現在周末一般有10多萬,平日大約8萬左右,以平均10萬一日計數,一個月約300萬。「所以如果本地消費市場要恢復到疫情前的狀態,我預計可能要兩年左右。」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