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亞錦賽/中華隊2:1險勝菲律賓晉冠軍戰 拚復仇日本挑戰第6冠

北一女學生轟上課批綠 區桂芝:沒有人需要為自己的立場道歉

陸水電緊張 西南電解鋁業限產情況恐持續

過去大陸西南水電大省,常扮演西電東送的角色,如今隨著發電機組裝機量無明顯上升,乾旱情況持續,此情景可能出現轉變。圖為雲南昆明一處西電東送換流站。圖/新華社
過去大陸西南水電大省,常扮演西電東送的角色,如今隨著發電機組裝機量無明顯上升,乾旱情況持續,此情景可能出現轉變。圖為雲南昆明一處西電東送換流站。圖/新華社

近幾年「拉閘限電」、「能耗雙控」的情景還歷歷在目,大陸西南省分又傳出因水電告急,電解鋁等耗能產業限產情況,恐成為常態化的消息。大陸專家指稱,電力資源的供需錯配,導致當地依靠豐富水電建立起來的能源經濟體系,正受到嚴重衝擊,今年形勢依舊不容樂觀。

事實上,由於去年下半年開始,雲南等多個大陸西南水電大省受來水偏枯影響,水電發電能力、蓄能嚴重不足,去年9月,雲南電解鋁企業就先後兩次接到壓減用電負荷通知,比例分別為10%和15%到30%。據《中國新聞周刊》報導,上個月,雲南再次對電解鋁企業實施限產,是近半年內第三次。

雪上加霜的是,據昆明市政府主辦門戶網站「昆明信息港」22日公布最新數據,今年來截至3月20日,雲南省平均降雨僅19.8毫米,較歷史同期數據少了33.6毫米之多,偏少達62.9%,為近五年來最低值,尤其昆明僅3.9毫米,不到歷史同期的一成;雲南省水利廳也表示,截至2月中旬,雲南全省有90%的區域出現氣象乾旱,預計全年大部分地區降水總量正常偏少。其他如四川、廣西等多地,也面臨「去年遭遇冬乾,今年又逢春旱」的窘況。

北京大學能源研究院特聘副研究員李想坦言,水電季節性較強,通常情況是枯水期偶爾缺電,豐水期甚至「棄水」,但近兩年雲南、四川等地來水異常,導致枯水期和豐水期缺電頻率都在變高,若類似極端現象連續發生,成為正常現象,當地水電問題將從以往的「送不出去」,變為「發不出來」。

先前,中國氣象局發布的《中國氣候變化藍皮書》就曾示警,雨帶北移情況正在發生,大陸西南地區東部和南部年降水量呈減少趨勢。大陸專家坦言,「這對於水電佔比超過七成的雲南來說,不是好消息」。

就上個月的新一輪減產,上海有色網大數據部總監劉小磊指出,受影響最大的是雲南神火、雲南其亞3家企業,受限產能約80萬噸。減產從春節後開始,2月下旬完成,當時電解鋁價格一度上漲,突破每公噸人民幣1.9萬元。

面對西南省分水電供應緊張趨於常態化,華北電力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袁家海說,過去西南水電大省扮演「西電東送」角色,如今,需要提前規劃水電的本地消納與外送電規模,與江蘇、廣東共同協商,同時加快開發新能源項目。

他也坦言,對過去依靠水電,在大陸西南省分發展的電解鋁等產業來說,廉價穩定水電已經成為過去式,因為已進入了「缺電」周期。

水電 北京大學 限電 省水

延伸閱讀

今年已缺水…台積電高雄廠運轉後 學者再示警缺電危機

政府換屆打虎不停歇 3天3中管幹部落馬

水電恐雙漲 民眾黨立委認為「不能只透過漲價補虧損」

雲南迪慶旅遊升溫 「香格里拉」再現

相關新聞

疫後復甦 陸企註冊愈5千萬戶

中國大陸積極推進經濟疫後復甦,據大陸國家市監總局近日召開記者會上公布,截至去年底,全大陸登記在冊企業達5282.6萬戶,...

難滅陸客怒火!國泰航空深夜又道歉 宣布解聘3涉事空服員

空服員歧視不會說英語乘客事件持續發酵,為平息大陸網友怒火,國泰航空23日晚間在官方微博第三度發布道歉聲明,表示對三位涉事...

創先例 新加坡可用數位人民幣

新加坡副總理黃循財近日訪問中國大陸,召開雙方最高層級的雙邊合作聯委會(JCBC),並會上達成廿四項成果,其中除了互相實施...

陸雙重困境 外資減少外人不來

紐約時報日前報導,趁著幾乎完全封鎖邊境近三年的新冠防疫措施結束之際,中國富人今年已將數千億美元資產轉移出境。華爾街日報也...

馬雲拋售阿里股票?阿里合夥人蔣芳:馬雲一股都還沒有出售

針對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家族信託公司,計畫減持1,000萬股,預計套現8.707億美元。阿里巴巴集團合夥人、首席人才官蔣芳...

外商撤資變多 陸FDI連5月衰退

中國大陸商務部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十月,大陸實際使用外資金額(FDI)為人民幣九八七○點一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百分...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