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大巨蛋3月底將鋪人工草皮 李四川:今年底打球即將實現

每分鐘心跳只剩50多下正常嗎? 醫曝最常見是這個原因

國一北上小貨車翻車! 「紫爆」回堵3公里

2022年全球10大晶片買家出爐 蘋果仍第1、華為降最多

Gartner發布,2022年全球10大晶片買家出爐 ,蘋果仍第1、華為降最多鴻海則排名第10。Gartner
Gartner發布,2022年全球10大晶片買家出爐 ,蘋果仍第1、華為降最多鴻海則排名第10。Gartner

根據市調機構Gartner發布的數據,全球前十大原始設備製造商(OEM)的晶片支出在2022年減少了7.6%,主要受到全球通膨和經濟衰退影響,嚴重削弱了對 PC 和智能手機的需求。其中蘋果和三星電子保持前兩名;華為保持在第7,但降幅最多;鴻海則排名第10。

值得注意的是,10大買家中的晶片採購量,只有三星電子和索尼在增加。

Gartner高級總監分析師Masatsune Yamaji表示,2022年通貨膨脹和經濟衰退壓力,大幅削弱了對PC和智慧手機的需求,影響了全球OEM的生產,導致主要的OEM都無法提高單位產量和出貨量。

此外,大陸疫情期間的清零政策也導致嚴重的材料短缺和電子供應鏈的短期中斷。汽車、網路和工業電子市場的半導體短缺持續存在,提高了晶片平均售價 (ASP)並加速了這些市場的半導體收入增長。

這些因素,導致龍頭的OEM在2022年的半導體總支出中所占份額較2021年有所下降。

若以個別廠商支出情況來看,蘋果連續第4年以 11.1% 的市佔,成為晶片支出最高的廠商,其餘依序三星占 7.7%排第2,聯想占 3.5%,戴爾和步步高電子各占 3%,第6是小米、第7是華為,第8是惠普、第9是索尼,鴻海排名第10。

眾所周知,蘋果繼續在內部設計越來越多的元件、應用處理器,所以蘋果將計算微處理單元(MPU)的支出減少了11.7%。然而,蘋果將非記憶體晶片的支出增加了2.8%。

三星電子將晶片支出增加了2.2%,位列第2。雖然,該公司預計智慧手機市場將在全年出現萎縮,大眾市場受影響最大。

三星電子投資者關係執行副總裁Ben Suh表示,2022年第4季商業環境顯著惡化,全球經濟問題引發的經濟放緩導致需求疲軟。但由於在可折疊手機領域的領先地位,以及受益於大陸疫情政策影響了競爭對手蘋果,該公司在智慧手機市場獲得了更多的市占,導致2022年半導體支出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在所有減少晶片購買量的OEM中,華為是削減最多的。華為在2022年的晶片支出為120.1億美元,較2021年下降了19.4%,位列半導體十大買家的第7名。

至於索尼,PlayStation 5遊戲機的銷售火熱,該公司在2022年的晶片支出增長最快。然而,由於全年持續嚴重的晶片短缺和物流網路中斷,產量無法提高以滿足需求水準。

2022年全球10大晶片買家出爐 ,蘋果仍第一、華為降最多。     路透
2022年全球10大晶片買家出爐 ,蘋果仍第一、華為降最多。 路透

經濟衰退 半導體 疫情

延伸閱讀

AI大亂鬥!Siri不想輸…將迎戰ChatGPT、Bard 蘋果內部峰會針對人工智慧

孟晚舟4月起 擔任華為輪值董事長

全球晶片短缺的局面真的已經結束了嗎?分析師這樣看

日重量級議員: 對中出口晶片設備限制 會比美國溫和

相關新聞

陸反貪腐未歇 再查6央企高管

大陸央企、國企掀起「反腐風暴」,繼上周中石油等五名高管被查之後,中共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昨天再通報,包括國家電投等六名央企高...

國台辦主任宋濤首談「統一後」 陸委會:空談宣傳不如務實

大陸國台辦主任宋濤22日與江蘇昆山台商、台青座談,提及「統一後」議題,為他上任後首次。陸委會副主委兼發言人詹志宏23日表...

陸釋善意 台2水產恢復進口

大陸新任國務院總理李強十三日在回答本報記者提問時才表示,恢復各領域常態合作,是大家的共同期望,需要共同努力。國台辦昨日即...

陸國務院增二局 緊抓金融、數據

大陸全國人大會議昨聽取國務院提交審議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內容集中在科技、金融、數據等改革,並將組建「國家金融監督管...

經濟復甦難 習近平喊話「民企當自己人」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自掌權以來,外界時有質疑大陸經濟走向「國進民退」的聲音,習近平昨參加大陸「全國政協會議民建、工商聯界別...

陸將建1萬個以上的5G工廠 並加快6G的研發

大陸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今天上午在人民大會堂開幕結束後舉行首場部長通道採訪活動,工業和資訊化部部長金壯龍表...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