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中國人不敢消費?社科院專家:民眾負債高 賺100要還50

春節過後,官方就帶頭拚經濟,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月28日主持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推動消費加快恢復成為經濟主拉動力,不過,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分析,指中國消費增速呈現逐年下降之勢,啟動消費增長是一項艱鉅任務,並指中國人民負債太高,賺100元要拿出15元還債,加上房貸,負債可能超過50元。
李揚表示,啟動消費困難有三個原因。一是民眾收入增加不快,二是負債太高,三是疫情關係,民眾抑制消費欲望。
新黃河報導,李揚指出,2020年,中國民眾的債務餘額與可支配收入的比值為137.9%,同年,人民的債務還本付息額與可支配收入的比值高達15.0%,也就是說,中國人民賺100元,要拿出15元還債,若加上房貸可能超過50元,而美國同年的數據分別為95%和7.5%,「中國人民負債太高了。」
另據鳳凰網報導,李揚表示,現在全世界通貨膨脹,只有中國物價也不漲,中國的金融資產價格也不漲,如果實體商品物價和金融資產價格都沒有出現上漲,就說明資產在縮水,負債沒有減少,導致經濟出現萎縮。
報導指出,李揚表示,要解決這樣的問題,企業要敢投、老百姓要敢花、政府要敢幹。他指,企業敢投的關鍵是要優化營商環境,提高投資回報。要消除疫情留下的疤痕效應,提升樂觀情緒,企業家情緒要回歸到原來的常態,需要時間。人力資本也是如此,長期失業帶來的「疤痕」修復也需要時間。
李揚特別提醒,很多人鼓吹中央銀行印鈔票給大家發錢,是不可取。他也樂觀指出,經濟將在2023年逐步恢復,全球經濟轉折點在2023年有可能出現,世界經濟增長將觸底反彈,而通貨膨脹則將觸頂下行。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