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連3月減持美債 日本暫停拋售
美國財政部公布2022年11月的國際資本流動報告(TIC),中國大陸減持美債78億美元,是連續第三個月減持,不過降幅較10月的240億美元減少,11月總持倉8,700億美元,創2010年5月以來新低,且是連續七個月持有量低於1兆美元。
香港經濟通通訊社報導,報告顯示,2022年11月,「美債第一大債主」日本結束自2022年7月開始的減持美債步伐,當月增持178億美元至1.0822兆美元,在各國中的增幅最大,結束過去四個月的連續減持;數據顯示,2022年11月持有美債最多的海外國家地區仍是日本。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12月,日本央行宣布將國債收益率的目標區間大幅上調,從正負0.25%上調至正負0.5%。而就在日本央行釋放「轉向」信號的前一個月,「第一大債主」日本開始停止減持美債,而「第二大債主」中國大陸還在繼續減持。
觀察者網報導,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大宗商品研究室主任王永中指出,美國制裁並凍結俄羅斯及阿富汗等國資產讓投資美債的安全性受到質疑。此外,美國通貨膨脹導致「投資美債收益減少」也是造成美債「失寵」的原因之一。
王永中指出,「美國國債本身也是風險資產,所以我們的持有也在不斷地下降」。但他也表示,「美元雖然說購買力大幅下跌,但它仍屬於『強勢貨幣』。購買其他國家的債券,如歐洲的、日本的債券,所獲得的回報是不如美債的。」
大陸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前委員余永定曾表示,減持美國國債是中國大陸調整海外資產負債結構的一個措施,其目的是為了提高中國大陸海外資產的安全性,以及提高海外投資的淨收益。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