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勢重啟!中國經濟快速復甦 有利全球通膨降溫

中國奮力掙脫新冠疫情,可望鋪好舞台供消費者及企業活動復甦,全球經濟因此或能避免陷入衰退;華爾街分析機構均已上調對中國成長的預測,跡象顯示疫情登頂快於預期;中國重啟的步伐快慢,將形塑全球成長及通膨的前景;相形之下,美、日、歐洲經濟體在最新的預測數據中,表現可能低於預期。
中國美企股價可望受惠
華盛頓郵報15日報導,美國服務中國市場的各公司股價,例如永利度假村(Wynn Resorts)的股價,可望受惠於中國經濟平順反彈,吸引中國遊客的美國景點也一樣。
自去年12月上旬,北京當局揚棄狂熱的新冠封控政策以來,病毒已致千百萬人生病,壓垮大小醫院;官員近日表示,在人口多於德國的河南省,染疫率將近十分之九。
春節返鄉考驗疫情關鍵
華郵認為關鍵考驗在1月,沿海工廠的工人返回內地鄉村過春節,可能在衛生體系較不完善的地區引發第二波感染。
關在家攢錢終於可以花
雖說有這些危險,但跡象顯示中國經濟振奮起來;大城市地鐵載客量快速恢復正常;過去一年被關在家的消費者積攢存款,有錢可花;各級政府出枱多項政策,支持經濟復甦。
國際貨幣基金(IMF)總裁喬治艾娃(Kristalina Georgieva)指出,中國由近三年自我隔離而復元的能耐,很可能是2023年全球成長的單一最重大因素,十分重要。
全球其他主要經濟引擎遠未能高速運轉。據世界銀行最新預測,美國經濟雖然到2022年底都表現強勁,但今年因升息發威,將步履蹣跚;歐洲已陷入衰退,日本據估只能擠出1%的成長。
高盛估中國今年成長5.2%
世銀預估中國今年能成長4.4%,其他私人機構估計更高;高盛(Goldman Sachs)本周致投資人備忘錄預測中國會成長5.2%。
只是中國還要花時間才能重建疫情前的固定流程,包括政府為防疫而斬斷的與外界連結;專家認為,接下來幾個月,中國復甦可能斷斷續續,經濟在春季才能復元更廣泛。
全球經濟相形蒼白難看
世銀及IMF預測,就算中國重啟平順,今年全球經濟成長也將蒼白難看;倫敦牛津經濟學研究所(Oxford Economics)學者梅伊(Ben May)指出,中國固然提供很大推力,但不能指望中國像吃了大力丸,拯救全世界。
中國財經政策官員正在竭盡全力;中國的國內通膨率低,人民銀行與世上其他央行不同,去年降息,今年可能再降;政府已恢復向某些大型房地產商的貸款,目前不再想裁減房地產業的總體負債。
中國經濟蘇醒的跡象已經很明顯;過去近三年大致被關在家做嚴苛檢疫,中國旅客現已大肆上路旅遊。
鄰近的觀光去處如泰國及香港立即受益;美國觀光景點也指望中國觀光客重返。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