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港股仍是全球IPO重要地區 籌資額占全球56%

多重的負面因素影響全球股市震盪下修,全球2022年IPO情況明顯放緩,至今共有1,333家企業在全球上市,籌資額1,795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減少45%和61%。中國大陸和香港表現雖是兩樣情,但仍是全球IPO活動的重要地區,總計中國大陸及香港的IPO數量492家、籌資額1,010億美元,分別占全球的37%和56%。其中,大陸A股IPO籌資額已連續兩年創下新高紀錄。
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15日發布「安永大中華區首次公開募股(IPO)市場調查報告」,台灣2022年上市、上櫃企業共45家,籌資額新台幣357.26億元,整體件數較去年增加17家,整體籌資額增加36.43億元。
今年大陸A股與香港IPO表現呈現兩樣情。A股預計共有416家公司申請上市,數量雖較去年減少15%;但籌資額人民幣5,849億元,較去年增加9%,籌資額連續兩年創下新高紀錄。
2022年雖仍在新冠病毒疫情下,但A股的IPO審核速度加快,A股大型IPO回歸也推升了籌資額;另一方面,等待核准的IPO企業數量眾多,穩固IPO活動。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大陸的科創板全年籌資額超過主板,占比超過40%,名列籌資額首位;創業板列IPO數量第一。「專精特新」企業占上市新股總數比例上升,占比為歷年最高。在上市新股中,「專精特新」企業超過百家;科創板上市的「專精特新」企業最多,占全年度「專精特新」新股的38%。
2022年前十大的A股IPO共籌資人民幣1,466億元,占全年籌資總額的25%,較去年增加5%。此外,A股的IPO行業結構出現變化,科技、傳媒和通訊行業IPO占比逐年增加,數量及籌資額均占第一位;傳媒和通訊行業、生物科技與健康行業占比都呈現上升,擁有核心技術的工業企業名列前茅。
在中國大陸支持高科技、先進製造業等符合其策略行業的情況下,其IPO審核速度仍將保持高速,安永預計2023年A股IPO將保持常態的高水位發行。先進製造業和新材料可能成為2023年中國大陸經濟亮點之一,高科技投資加速有望保持在高水位;隨著「專精特新」企業成為上市的新驅動因素,大陸北交所也有機會迎來IPO熱潮。
2022年香港市場預計共有76家公司申請上市,籌資額1,076億港元,和去年同期相比,IPO數量和籌資額分別減少21%及68%。不過下半年IPO活動回溫,IPO數量、籌資額分別占全年的74%和84%。
由於資本市場表現低迷、IPO熱度下降,海外企業在香港上市由2018、2019年的高峰降到2021、2022年的1家和2家。香港今年缺少大型IPO,前十大IPO籌資額共793億港元,占年籌資額的74%,較去年相比縮減少58%。2022年香港IPO籌資額以傳統產業的占比較大,生技與健康產業,以及科技、傳媒與通訊的IPO數量位居前兩位。
安永認為,雖然全球經濟、地緣政治仍存有不確定性風險,海外股市震盪可能帶給香港股市衝擊,但在申請中的準IPO企業數量維持高水位,企業在香港發行和上市的意願仍強,且美國聯準會的升息速度及政策也有轉向可能。中國大陸房地產政策有望正面調整,香港擬調整上市規定,方便高科技企業上市,吸引特專科技公司赴港上市。港股估值整體處於低水位,恢復價值的預期增加,都有利明年的香港IPO活動。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