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進出口兩年來首現負增長 中國大陸內需不足仍是主要問題

以美元計,中國大陸10月進口按年降0.7%,出口降0.3%,均低於預期,且都是逾兩年來首次出現負增長。專家分析指出,內需不足仍是制約當前中國大陸經濟短期復甦、中期增長與長期發展的問題,政策上應通過供需兩側雙向發力。
據香港經濟日報網,仲量聯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部總監龐溟表示,受外需疲弱、人民幣匯率動盪、高基數效應等因素共同影響,中國大陸出口按年增速明顯放緩。外需方面,伴隨著其他主要經濟體進一步收緊貨幣政策,經濟滯脹預期浮現,發達經濟體的需求持續放緩風險仍存。相比之下,對東協國家出口增速有所加快,在一定程度上為總體出口提供支撐和對沖。
進口方面,由於中國大陸內需仍偏弱、國際油價下行等因素影響,增速有所下降。總的來看,貿易順差繼續走高,背後的根本原因是貿易進出口總值按年增速韌性較足。但未來必須警惕全球經濟復甦不確定性加大、海外需求下行、中國大陸對歐美出口份額增速下滑、全球供應鏈調整、內需不振不足等進一步凸顯的問題。
龐溟表示,內需不足仍是制約當前中國大陸經濟短期復甦、中期增長與長期發展的問題,必須警惕總需求在長期得不到有效彌補的情況下,有可能對實現總供給和總需求的總量平衡和結構平衡、保持大陸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帶來挑戰。要通過供需兩側雙向發力、有效協同,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堅持實施擴大內需戰略、有效挖掘內需潛力。
華創證券投資顧問部總經理屈慶表示,增速放緩符合預期,主要還是海外加息周期下的經濟放緩。不過考慮到人民幣貶值,出口放緩也是慢過程。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