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電動車 堅持用鋰電池

儘管鋰礦成本不斷攀升,不過對於未來技術路線走向,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昨(23)日指出,要堅持磷酸鐵鋰作為動力電池的這一路線,並且提到「大陸鋰資源可滿足3億輛車電動化。」
華爾街見聞報導,鋰礦價格持續上行,拍賣價達到每噸6,988美元,刷新了歷史價格紀錄。電池級碳酸鋰的均價也再創新高,均價達到每噸人民幣50.75萬元(約新台幣223.3萬元),超過了今年3月的歷史高位每噸50.4萬元。
王傳福在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高層論壇上,提到大陸目前發現了很多鋰礦,只是開採沒那麼快,但市場增長很快,出現了供應緊張,大陸鋰資源總體是夠的,可以滿足全大陸3億多輛汽車全面電動化的需求。
第一財經日報報導,今年以來,電池原材料短缺、成本大幅上漲,因此電池企業開始加快在上游領域的布局,就在智利鋰礦項目生變之後,比亞迪要在被稱為「亞洲鋰都」的江西宜春,建設年產能30GWh動力電池、年產10萬噸電池級碳酸鋰及陶瓷土(含鋰)礦選綜合開發利用生產基地,合計總投資人民幣285億元。
根據上海有色網(SMM)數據,今年上半年,大陸鋰鹽產量已大幅增加,碳酸鋰上半年產量總計達15.7萬噸,年增45%,氫氧化鋰產量總計10.7萬噸,年增32%。
此外,鈷資源全球都很稀少,大陸探明的鈷礦僅13萬噸;大陸鎳資源探明儲量也僅400萬噸,鈷和鎳的儲量無法滿足全面電動化需求,王傳福說:「我們不能從燃油車時代被石油卡脖子,到電動車時代被鈷和鎳卡脖子。」
此外,王傳福強調,要堅持磷酸鐵鋰的電池路線,先前三元電池占比較高,最近兩三年,愈來愈多的車企選擇搭載磷酸鐵鋰電池。一方面,磷酸鐵鋰電池材料不涉及貴金屬,成本優勢較為明顯。
另一方面,磷酸鐵鋰電池技術近年來取得了較大的進步,電池企業不斷創新。
同時,王傳福還表示,未來要堅持純電和混動技術路線並行發展,並指出目前大陸有一半的家庭仍是無車家庭,插電混動短途用電、長途用油,有效解決了家庭的首購、換購需求;而純電汽車則迎合了增購的需求。
王傳福還提到,插電混動變革溫和,對產業鏈衝擊較小,在轉變過程中,有利於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有助於燃油車向電動車的平穩過渡。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