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通過首部省級AI法規 建立輕微違法行為免罰清單

上海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44次會議22日上午表決通過《上海市促進人工智慧產業發展條例》。條例於10月1日起實施,這是大陸在人工智慧領域的首部省級地方法規,也是上海繼《上海市數據條例》後的第二部數位經濟領域地方法規,將有力支撐上海全面數位化轉型,助力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人工智慧高地。
上觀新聞報導,此次立法專設「激發創新活力」的規定,鼓勵市場主體積極創新,並明確有關部門要根據人工智慧的特點對相關的監管規則、標準進行相應地制定、修改或廢止,建立人工智慧領域輕微違法行為免罰清單,從而最大限度地激發創新活力。
同時,該條例明確設立人工智慧倫理專家委員會,發揮其在人工智慧領域倫理規範方面的作用。其履行的職責包括制定倫理規範指南、推動參與國內外人工智慧領域倫理重大問題研討和規範制定;對涉及生命健康、公共安全等重點領域人工智慧應用的潛在風險開展評估等。
上海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主任閻銳表示,此次立法立足於促進法的基本定位,注重創新性和引領性,充分發揮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的作用,採取各種激勵措施推動人工智慧產業高品質發展。對於人工智慧等處於探索發展階段尚未定型的新業態新模式,需要創造具有靈活性、包容性的發展環境,允許一定的制度探索和試錯空間。
上海市人大財經委立法監督處處長張震表示,雖然「人工智慧」本身難以規制,但人工智慧的產業已經蓬勃發展起來了。所以,上海這部法,抓住人工智慧產業剛剛崛起的這一戰略機遇期,從產業促進的角度予以立題,是一部產業促進立法。
資料顯示,上海人工智慧產業規模近年來持續壯大,2021年人工智慧規上產值人民幣3,056.8億元(約新台幣1.36兆元),年增長17.2%,是2018年的2.28倍;人工智慧賦能百業的價值紅利正加速顯現,上海的願景是,力爭到2025年,基本建成更具國際影響力的人工智慧「上海高地」。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