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因港陸檢疫封關 導致香港3成受訪者失業
一項調查顯示,香港有3成受訪者表示,因為香港和中國大陸實施的防疫封關措施而失業。
嶺南大學政策研究院的研究團隊7月訪問了1200名市民,搜集防疫封關措施對市民的影響,以及他們對通關的看法。
嶺大今天公布,64%的受訪者表示,他們的收入受到香港及大陸的封關政策影響,當中一成人的收入減少30%或以上;68%的受訪者說,他們的工作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或不便。
此外,31%的受訪者表示,兩地封關令他們失業或短暫失業。
另據調查,72%的受訪者認為,封關對他們的生活造成了影響或不便,比如不能到深圳或大陸其他城市消費。
在工作及生活都受到封關措施的影響之下,76%的受訪者期待香港與大陸盡快通關;另有64%的受訪者表示,如果港府能夠促成與大陸盡快通關,他們將會提升評價。
主導這次研究的嶺大副校長莫家豪說,調查結果反映出,香港與大陸實施的出入境檢疫隔離措施已影響到市民的生計及生活模式。
他說,大部分港人期待香港與大陸盡早實現正常通關,以恢復探親、旅遊及經商等活動。
他表示,廣東省是香港居民到大陸的主要目的地,港府可以採用「先易後難」的策略,優先討論與廣東實現通關的可能性,進而逐步推廣至大陸其他省市。
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爆發近3年來,香港和大陸兩地各自實施嚴格的出入境防疫隔措施,以致兩地民眾未能正常通關。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