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新能源汽車 逆勢加速入歐
「以新能源汽車為突破口,中國汽車出海的格局正在悄然發生改變。」中國新聞周刊最新一期刊發「中國汽車出口逆勢增長」,指出中國大陸正憑藉新能源汽車優勢,攻進傳統汽車強國市場。
報導引述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陳士華說,原先出口目的地以亞非拉為主,如今中國大陸車企的新能源汽車在歐洲市場也具備一定競爭力。
中國大陸2021年超過200萬輛的出口汽車中,面向亞洲市場的出口量仍以71.6萬輛居於榜首,但面向歐洲市場的出口量已經以52.3萬輛位居第二,占比接近25%,相比於2019年、2020年的12.1萬輛和17萬輛大幅提升。
「歐洲將成為我們第一個10萬輛的海外區域市場。」上汽集團2019年下半年開始布局和進入歐洲大陸市場,2020年實現單一車型銷量7000多輛,上汽國際副總經理趙愛民坦言,未來出口結構中,發達經濟體的占比將大幅度提升。
中國大陸新能源汽車加速「入歐」的背後,是大陸汽車出口逆勢增長。今年上半年,大陸汽車出口121.8萬輛,同比增長47.1%。
就在福特、通用退出北美、中國大陸以外的市場,日產退出歐洲、韓國市場之時,大陸車企拓展海外市場的選擇恰好與海外車企收縮業務版圖的選擇相背。
今年上半年,小鵬在瑞典、荷蘭、丹麥和挪威開設四家直營店,並宣布近兩年將加大對國際市場的投資。2021年10月,蔚來在挪威首都奧斯陸開的歐洲首家直營門店開業,曾計畫於2022年將產品和服務擴展到德國、荷蘭、瑞典和丹麥。
「歐洲消費者相對務實,對於中小型電動車需求量更大,反而對大型、高端電動車需求量有限,因此造車新勢力們可能還需要找到出口歐洲的突破點,其實歐洲消費者也買不起很貴的車。」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仍應深入瞭解當地消費者偏好。
顯然,中國大陸汽車品牌要獲得歐洲市場的認可尚需要時間;建立起品牌認知度只是大陸車企出海需要跨越的門檻之一。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