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糧安 陸立黑土地保護法
8月1日,「黑土地保護法」正式實施。這是中國大陸從國家層面首次針對保護黑土地立法,為保護黑土地優良生產能力、保障糧食安全、維護生態系統平衡提供法治保障。
新華社報導,該法從保護的政府責任和協調機制、質量提升措施、考核與監督、法律責任與追究等多個方面全面保障黑土地的可持續利用。例如,建立政府主導、統籌協調的工作機制;完善用養結合、綜合施策的科技支撐體系;建立強化投入保障和考核監督制度;並對盜挖、濫挖黑土等違法行為給予從重處罰等。
中國大陸東北黑土區是世界四大黑土區之一。憑藉溫潤的氣候和肥沃的土壤,盛產玉米、水稻、大豆等糧食作物,年糧食產量占大陸近四分之一,被譽為中國大陸糧食安全的「壓艙石」。由於長期高強度利用,黑土地面臨有機質下降、耕層變薄等退化問題。
為實現黑土地在保護中利用,中國大陸推出多項政策,採取多種措施。「東北黑土地保護規劃綱要(2017—2030年)」和「國家黑土地保護工程實施方案(2021—2025年)」等一系列政策陸續實施。
目前,大陸東北地區正大面積採取保護性耕作、增施有機肥、玉米與大豆輪作等種植技術。其中,保護性耕作已推廣超8000萬畝,預計到2025年,保護性耕作實施面積占東北地區適宜耕地的70%。
大陸中國科學院從去年開始實施「黑土糧倉」科技會戰,數千名科研工作者扎根東北鄉村,建立7個示範區,開展黑土地保護科技攻關。
近幾年,東北地區多個省分相繼推出地方性黑土地保護條例,對保護與利用黑土地,打擊盜挖黑土等違法犯罪行為發揮積極作用。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