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鐵路貨運持續增長 但結構已呈「俄升歐降」

大陸往歐洲的鐵路貨物運輸「中歐班列」,在俄烏戰後已發生結構性變化,最新數據顯示,運往歐洲的貨物已下降、而運往俄國貨物則上升,目前也出現塞車現象。
財新網6日報導,引述國鐵集團統計數據指,2022年前6月,中歐班列累計開行7,473列、發送72萬個標準貨櫃,同比分別增長2%、2.6%,延續疫情後增長態勢。
但結構上已有所不同,報導引述中國交通運輸協會國際班列諮詢服務中心國際事務高級協調員楊杰說法指出,2021年中國大陸與俄國間開行中歐班列6,929列,占比約45%、2022年上半年,雙邊開行量有望占到中歐班列六成以上,並在下半年保持這一趨勢。
報導另引述中歐班列服務平台上海邦達天原國際貨運有限公司總經理蔣翀彥說法指出,2022年上半年以來,公司中歐班列出口俄羅斯方向的貨物量大約成長兩倍以上,「主要因俄烏衝突爆發以來,俄羅斯的海運和貿易受到制裁波及,俄羅斯開始增加通過鐵路給我們運輸」。同時,他表示上半年公司發往歐洲方向的貨物減少,一方面是由於歐洲客戶出於安全因素和制裁風險考慮,降低了對途經俄羅斯的中歐班列使用,另一方面則是去年中歐班列運輸需求火爆,今年歐洲市場對囤積的貨物還需一定的去庫存時間。
而俄羅斯需求增長也加劇了當前口岸堵塞情況,蔣翀彥指出,一般正常通行時間為1到2天,目前延遲明顯,3天左右已是較快的情況。「通常,中俄班列時效大約13天左右,現在至少在18天以上」。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