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失業率由5.4%跌至5.1% 連升3個月後首回落

隨著新冠疫情從第五波高峰回落,香港勞工市場轉趨活躍。政府統計處昨日發表的數字顯示,經季節性調整後,香港的失業率由今年2月至4月的5.4%下跌至3月至5月的5.1%,同期間就業不足率亦由3.8%跌至3.5%。這是香港失業率連升三個月後首度回落。
文匯報報導,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指,失業情況於3月至5月間隨著本地疫情緩和及社交距離措施在期內較後時間逐步放寬而有所改善,新一輪消費券計畫和「2022保就業」計畫亦對就業市場有幫助。
與2月至4月比較,最新總就業人數減少約5400人至355.3萬人,失業人數大幅減少1萬4700人至19.1萬人,就業不足人數亦減少約1萬1600人至13萬人。大多數行業的失業率均見下跌,與消費及旅遊相關行業(即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務業)合計的失業率顯著下跌1.2個百分點至8.8%。其中,餐飲服務活動業大幅下跌1.9個百分點至11%,零售業亦下跌0.9個百分點至7.4%。
大多數其他行業的失業率也下跌,尤其是建造業和藝術、娛樂及康樂活動業。就業不足率的下跌則主要見於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務業,以及藝術、娛樂及康樂活動業。
勞工處今年3月至5月平均每月錄得7萬5663個來自私營機構的空缺,雖按年下跌7.6%,但較今年2月至4月的平均數字上升24.2%。
據報導,勞聯立法會議員林振昇及周小松昨日指出,受惠於社交距離措施放寬、消費券效應及「2022保就業」計畫的正面影響,預計4月至6月的失業率仍有下跌空間,惟近日本港疫情有反彈跡象,令人憂慮政府會再度收緊社交距離措施,打擊剛恢復的本地旅遊團及餐飲業,令失業情況再次惡化。
他們促請特區政府適時為失業人士提供援助,包括在如有需要的情況下考慮推出新一期臨時失業支援計畫及延長百分百擔保個人特惠貸款計畫等。
工聯會權益委員會指出,隨著疫情反彈,與抗疫相關的人手需求將急增,政府應增設支援職位,優先聘請「冰封」行業的從業員,又促請特區政府主動及盡早落實措施應對疫情為勞工市場帶來的衝擊,推出短期失業支援措施,例如緊急失業/停工現金津貼,或推出新一期臨時失業支援措施,最長支援6個月等;長遠須加強就業支援,從根本上解決失業問題。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