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婦打疫苗亡 保障基金首賠25.5萬美元

香港衛生署截至今年3月底,共接到89宗接種疫苗後14天內離世的個案,去年中一名66歲女子打復必泰(輝瑞、BNT)後16天離世,專家其後認為即使事件與疫苗接種有時間關聯,但不能確定其死亡與打疫苗有否因果關係。食衛局近日就該個案批出疫苗保障基金200萬元(港幣,下同,約25.5萬美元),成為首宗打疫苗後死亡而獲批保障基金的個案。
明報報導,香港3月底前已接種逾1645萬劑次新型冠狀病毒疫苗,港府去年初設立疫苗保障基金,向打疫苗後出現嚴重異常事件者提供財政援助,若個案經新冠疫苗臨床事件評估專家委員會審視後,被列為「與免疫接種因果關係一致」或「不確定」,可按嚴重程度獲保障金,以死亡個案為例,40歲或以上死者每人保障額為200萬元,40歲以下為250萬元。
根據食衛局資料,截至上月23日,保障基金批出一宗涉及死亡個案的200萬元保障金,是首宗獲批保障基金的打針後死亡個案。據去年12月公布的《香港新冠疫苗的安全監察報告》,個案涉及一名66歲女子,她去年7月打第一針復必泰後16日死亡,解剖結果證實死因是心肌炎,顯微鏡檢查顯示死者心臟有與病毒性心肌炎脗合的特徵,死者亦患有肺炎,是導致死亡的重要情況,從她的心臟組織中也發現了細小病毒基因。
報告指出,並沒有確定證據顯示事件由疫苗引起,由於細小病毒感染是心肌炎的其中一個已知成因,專家委員會認為,即使事件與疫苗接種有時間關聯,但死者心臟組織中存在病毒基因令情況出現分歧,故無法確立死者患有心肌炎和疫苗接種有因果關係。
連同該宗獲批保障金的死亡個案,截至4月23日,保障基金批出逾3300萬元保障額,除了1宗死亡個案,另有241宗傷害個案已獲批,涉及速發嚴重過敏反應、住院治療、貝爾面癱、心肌炎或心包炎、多形性紅斑等,獲批保障額為3151萬元。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