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互聯網公司掀港股回購潮 騰訊打敗小米成今年回購王

大陸互聯網公司今年股價持續走低,多家公司開啟了大額股票回購計畫。今年以來,小米回購總數達21次,耗資約12.09億港元(約新台幣45.46億元)。而騰訊打敗小米,堪稱今年「港股回購王」,今年騰訊控股累計回購1530.04萬股,累計耗資約60.28億港元(約新台幣元226.65億元)。
時代財經報導,3月22日,小米集團宣布,以不定期按最高總額100億港元於公開市場回購股份。兩天後小米即以每股14.44到14.5港元的價格回購了340.94萬股公司股份,耗資近5000萬港元。
從3月24日至4月14日,小米密集地進行了12次股票回購,回購總股本數達7295.3萬股。據統計,今年以來小米回購總數達21次,耗資約12.09億港元。
而作為港股「股王」的騰訊,雖然沒有公布預期回購的股票總額,但回購動作也十分頻繁。4月14日,騰訊控股宣布回購79.9萬股,耗資約2.3億港元,這已經是騰訊自3月下旬以來連續14個交易日出手回購,也是今年以來的第26次回購。
相較於往年,今年大陸互聯網公司的回購計畫金額巨大。今年以來,騰訊控股累計回購1530.04萬股,累計耗資約60.28億港元,已經遠超去年全年約26億港元的回購規模;阿里巴巴的回購規模更是相當於其市值的十分之一,並創下中概股史上最大規模的回購紀錄。
回購潮背後,是大陸互聯網公司股票的持續走低。截至4月15日,小米集團股價每股12.48港元,低於每股17港元的發行價,創一年以來新低,相比去年每股35.9港元的最高點,已經跌去近三分之二。
小米集團在港交所上市時曾經歷長達兩年的低谷期,小米股價漲到發行價時,董事長雷軍曾表示,「以後再也不用關心股價,股票軟件(軟體)統統可以刪掉了。」但這一次,不少大陸網友要求雷軍將刪掉的股票軟體「載回來」。
騰訊也是如此,騰訊股價在去年2月初曾觸及歷史新高,達到每股751港元,3月18日,騰訊盤中最低跌至297港元,一年時間股價即腰斬。目前,騰訊股價逐漸回升至374.4港元,但仍處於低位。
據了解,回購股票是這些公司的股價自救途徑之一,但從目前的股價來看,回購行動還無法改變股價持續走低的狀況,讓市場重建信心、扭轉股價頹勢,顯然還需要更實在的業績成果。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