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平潭實驗區 拚2026年逾2千台企

作為大陸唯一對台綜合實驗區,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主任黃建波表示,平潭將實現兩岸經貿合作更加密切、人員往來更加便捷、民心融合更加緊密,力爭到2026年在嵐台胞人數超10000人,落地台企超2000家,對台貿易額年均增長10%以上。
中新社報導,在平潭海壇片區上樓村,來自台灣的蝸牛養殖能手詹湘茗尋得兩畝荒地,培育了3000隻白玉蝸牛,並種上了地瓜。
「白玉蝸牛喜歡陰涼,地瓜葉可以為蝸牛遮陽擋雨,而蝸牛的排洩物則能為地瓜生長提供肥料,一舉兩得。」來自台灣雲林縣的傅韜丞,已是當地的一名社區營造師,決定帶領上樓村鄉親養殖蝸牛。
平潭去年新增9家台資農企,新落地9個閩台農業融合發展(農漁)產業園項目,涉及休閒觀光農業、海產品加工業、苗木進出口隔離苗圃建設工程等領域。
去年11月,大陸首個跨海峽的醫療服務平台「台醫通」上線,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為提供「醫、藥、健、保」等服務。作為「台醫通」運營方的海峽創新互聯網醫院(平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林樹盤表示,目前該平台有30位台籍醫生入駐,未來將引進台灣優質醫藥產業項目,促兩岸醫療產業融合發展。
在平潭澳前小學,台灣青年譚家明的古箏教室常常滿座。2017年起,譚家明在平潭推廣民樂,引薦台灣優秀音樂人才到平潭。
平潭兩岸國學中心的「兩岸國學大講堂」,以名師線上直播授課的形式弘揚經典,令熱愛國學的台胞宋思緯每期必追。宋思緯也希望以後能有機會和兩岸國學中心合作,共同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去年以來,平潭兩岸國學中心藉助兩岸國學文化義工的力量,常態化開展國學進校園、國學進社區(鄉村)暨國學小課堂等特色活動。在平潭生活9年的台胞陳翠娟是義工團隊的一員,希望培養孩子們對傳統文化的興趣。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