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駐香港逾9000企業創新高 「國安法未掀撤資」
全球疫情肆虐,香港收緊入境限制,加上政治環境改變,或影響外資留港經商意欲。香港投資推廣署署長傅仲森昨表示,目前未有明顯證據反映港區國安法致外資撤離,反而外國企業駐港數去年更創新高;同時疫情令租金下降,企業投資成本反而減輕。
香港01報導,根據港府統計處早前公布,截至去年6月1日,以香港作為地區總部的美國企業,數量年跌近10%至254間,創18年新低。在港日資企業亦同樣下跌,微跌7%至210間。不過,投資推廣署昨日公布,去年團隊完成370個投資項目,來自全球42個經濟體,年增37個,為香港創造逾3000個職位。外國投資者去年更創新高,外資企業駐港地區總部及辦事處的數目合共為9049個,其中150個在香港設為地區總部。
傅仲森表示,留意到有企業正削減香港業務,但未聽聞將大規模關閉及撤離香港。他認為,導致外資公司數目變化的原因複雜,例如疫情帶來的經濟挑戰、或去年全球併購活動頻繁,部分企業被收購因而更改註冊地。但他指,目前未有明顯證據反映港區國安法是外資撤離的原因。此外,金管局數據亦顯示未有資本外流;亦有數據指出,香港吸納外商直接投資的排名為全球第三。
傅仲森續指,在目前錯綜複雜的環境下,仍顯示環球對投資香港抱興趣。當中最多投資項目來自內地、美國及英國則緊隨其後。他估計,香港的定位為背靠內地,不少外資以香港作為踏腳石進入內地,或內地企業亦以香港集資,甚至從美國退市後考慮來港上市,因此預期內地公司在香港的數量,將繼續保持高水平的增幅。
傅仲森認為,港府採取「清零」的防疫措施,不會影響外資來港意願,因投資者放眼未來3至10年,並非只為未來數個月賺錢,同時香港擁有背靠大灣區的優勢;而企業亦可長期派駐員工在港,不須頻繁進出香港接受隔離,故不感到擔心。他亦指,大規模的疫苗接種令全球住院人數減少,估計商界在一段時間後會找出方法,恢復正常營運。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