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逼近 中國大陸「GDP總量」達到美國77.3%

中國大陸昨公布2021年GDP增速等經濟成績單,按年平均匯率折算,中國全年國內生產總值達17.7兆美元,居世界第二。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預測數據,美國2021年經濟增量約為2兆美元,中國的增量相較美國高出約1兆美元,中國GDP與美國的比例,也有望從2020年的70.5%,提高至77.3%。
據觀察者網,中國GDP增速高於國際貨幣基金去年10月預測的8%,也高於年初確定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6%以上」的目標。國際貨幣基金去年10月發布預測,2021年全球經濟增長率5.9%,折合美元預計為94.94兆元,相較7月下調了0.1個百分點。預計2022年增長率為4.9%。按照這一預測,中國占全球經濟的比重預計將超過18%。
另據國際貨幣基金的預測,美國2021年GDP總量約為22.9兆美元,約占全球經濟的24%,位列第一。中國穩居第二,約占18%,僅中美兩國,就占到了全球經濟比重的42%。
過去一年,中國的經濟總量折合美元是17.7兆美元,而去年是14.7兆美元,考慮過去一年人民幣升值,計算出來的增量應是3兆美元。對比美國,相較2020年,美國2021年經濟增量約為2兆美元,中國的增量比美國高出約1兆美元,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預計將達到25%左右,也有望超過美國。
報導指,中國將進一步縮小與美國的經濟規模之間的差距。2020年,中美兩國的GDP差距為6.2兆美元,2021年縮小了1兆美元左右。中國GDP與美國的比例,也有望從2020年70.5%,提高至77.3%。
中美之外,歐元區2021年GDP增速預計為5.0%,這一數據與歐盟執委會的預測吻合。歐盟執委會預測稱,歐元區經濟的增長速度將超過之前預期,2022年將繼續強勁擴張,赤字和公共債務將下降。根據預測,2021年歐盟GDP規模約為17.1兆美元,中國GDP總量有望超過歐盟。
具體國家來看,日本2021年預期GDP總量位列第三名,預期增速2.4%,總量預估為5.1兆美元;德國位列第四,預期增速3.1%,約為4.23兆美元;英國排第五名,預期增速6.8%,預計GDP為3.11兆美元;印度排第六,預期增速9.5%,預估為2.95兆美元。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