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台灣教授愛上刺梨 研發近百專利
若2009年余嚴尊沒在台北國際食品展留意到那張寫著「山王之果、維C之王」的貴州刺梨海報,或許他還會繼續在台灣宜蘭大學任教。刺梨就像它所含營養成分一樣神奇,讓余嚴尊著迷。
中新社報導,「對於我而言,發現刺梨就像發現一片新大陸一樣,讓人興奮。」身為食品科學系教授的余嚴尊說,沒想到貴州生長著刺梨這麼好的果實,當時就想著把刺梨研究透徹。
為研究刺梨,2009年至2015年,余嚴尊每年往返台灣與貴州五六次,後來在家人的支持下,他放下人人稱羨的大學教授工作到貴州,全身心撲在刺梨身上。
余嚴尊現在是中國刺梨產業研究院副院長,為讓外界重新認識刺梨,余嚴尊與研究院的團隊一起,讓刺梨在保健、藥妝上面做文章。比如刺梨籽油,富含抗氧化物質,過去被當作廢棄物或者飼料,如今開發成護膚品,提高其附加值。
在余嚴尊看來,科技是為產業服務的,但在貴州,科技與產業發展卻有著一定的距離感。為讓學術界和產業界兩條腿一起走路,余嚴尊與鄭魯平成立了中國刺梨產業研究院以及貴州省刺梨學會,為刺梨發展賦能。
「我和鄭魯平院長還一起開發了刺梨咖啡、刺梨紅茶等產品,風味獨特,不僅帶有刺梨的芳香還有茶葉清香。」余嚴尊說,到目前為止,刺梨在保健和藥妝方面已開發了七八十種產品,申請近百項專利。目前,貴州刺梨種植面積達210萬畝,產業綜合產值超50億元人民幣,帶動上百萬人致富增收。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