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城賣地收入 6年來首見下滑

2021年,大陸土地市場熄火。主要城市自2015年以來持續上升的土地出讓收入也出現首次下滑。業內人士預計,隨著政策調整和市場信心逐漸恢復,2022年,土地市場仍將以穩為主,不同區域間分化加大,其中,長三角或仍為房企投資的聚焦地。
中新社報導,中指研究院日前公布數據顯示,2021年全年,大陸300城市成交各類用地20.2億平方公尺,同比下降17.1%;出讓金總額為5.6兆元(人民幣,下同),同比下滑9%。
這是自2015年以來300城土地出讓收入首次同比下降。克而瑞研究中心也指出,和2020年相比,2021年土地成交熱度明顯走低。
土地市場降溫的原因,中指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黃瑜分析稱,下半年,房地產開發企業資金壓力明顯加大,疊加土拍規則調整、購房者置業情緒回落等,土地市場迅速降溫。其中重要的時間節點是去年8月中旬各地推出土拍新政。2021年的第二批次集中供地在規則上明顯升級,例如:許多城市設定單宗地溢價率上限為15%,嚴審企業資格與資金來源等。
在第二批次集中供地遇冷後,部分城市調整第三批次供地規則,適當減輕房企資金壓力。例如:南京第三批集中供地降低企業資質門檻以及放寬聯合拿地的限制。黃瑜預計,今年各地將結合當地土地市場的變化繼續優化調整土拍規則,放寬參拍門檻、提升地塊利潤空間等,提高企業拿地積極性。
瑞銀亞洲經濟研究主管汪濤也指出,未來幾個月房地產政策可能會進一步溫和轉鬆、執行上更為靈活,緩解房地產市場的下行壓力。其中,包括土地出讓規則的調整。
多家研究機構數據顯示,2021年,長三角城市土地出讓收入居前。例如:中指研究院數據顯示,2021年土地出讓收入排前十位城市中,長三角占據6席。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去年,百城土地出讓收入排名前兩位是上海和杭州,均為長三角城市。
黃瑜認為,長三角地區憑藉較強的區域經濟基本面、人口的大規模流入、強勁的居民購買力、區域協調發展規劃的利好因素等,仍是房企投資的重點區域之一。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