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趨穩 台郵輪經濟蓄勢待發

新冠疫情逐漸控制,全球郵輪產業蓄勢待發,台灣國際郵輪協會在交通航港局指導下展開「金門、馬祖、澎湖外島踩線及郵輪跳島航線的行銷」,協會希望具更大商機的兩岸航線能啟航,擴大台灣郵輪經濟規模。
面對停滯已久的郵輪經濟,全球業者都摩拳擦掌,以鄰近的大陸來說,大陸沿海多個郵輪碼頭與船隊都已做好準備,例如:廣西北海正打造國際化的郵輪母港,重現千年「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繁華景象;上海北外灘的國際航運中心將成為引領大陸的頂級郵輪港;就連深圳與香港上周也開通「海上看灣區」的微郵輪航線。
在台灣,常駐基隆港的星夢郵輪「探索夢號」自今年五月疫情升溫而停航,最近隨著台灣疫情控制良好,復航的機會大增。台灣國際郵輪協會表示,將來復航後「類出國」的「探索夢號」郵輪航程,夏季航程可改走台灣、金門、馬祖、澎湖的跳島航程;東北季風吹起後,冬季航線則改走台中、高雄、花蓮、基隆等環台灣本島航線。
台灣國際郵輪協會理事長林博宗表示,台灣郵輪業者積極透過ACC組織(Asia Cruise Cooperation,亞洲郵輪聯盟)及參與全球性的邁阿密郵輪博覽會大力宣傳,希望吸引更多國際郵輪掛靠台灣各港口,以增加國際遊客搭郵輪入境台灣觀光的人數,但卻長期忽略發展兩岸郵輪市場,捨近求遠的心態造成兩岸郵輪停滯不前的現象頗為可惜。
林博宗建議,若能去除政治因素,兩岸郵輪經濟前景可期,就近可以廈門、香港、台中、高雄作為多母港航線,可互送兩地旅客前往觀光旅遊,疫情前雖然已有客輪交通船往返台灣及平潭、廈門,但皆以交通往返為目的,如能增加郵輪觀光選項,將為旅遊市場增加新的創意及入境客源。郵輪以往已有廈門來高雄及香港來高雄的包船直航經驗(2019年廈門來高雄航次經政府特許),故如何多樣化兩岸郵輪直航航線是政府及業者可思考的方向。
其他大陸主要港口如華北的天津、上海、青島等,目前仍只能指望郵輪過境日、韓等第三地後來台觀光旅遊,或經特許方能允許直航台灣港口。明年高雄旅運大樓正式啟用後,將為南向郵輪航線市場開拓更多機會,希望政府整合郵輪航商及業者加大行銷宣傳力度,掌握疫情過後的旅遊市場爆發潮。
他說,面對大陸快速崛起的郵輪產業,包括大陸正積極籌建自製大型郵輪,將於2023年起每年陸續都有大型郵輪下水運營,未來大陸郵輪客源市場人次數,將在大型自製郵輪陸續下水後及未來10至20年內縮短與美國搭乘人數的巨大落差,甚至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中國大陸目前世界排名第二,但搭乘人次數仍遠落後美國),故台灣應重視大陸郵輪產業的發展,並保持唇齒相依的緊密關係才是王道。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