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祭「汙染防治」新規 嚴控煤炭消費增長

為達成2030碳達峰、2060碳中和的「雙碳目標」,中國大陸7日公布關於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最新官方意見,指出在十四五期間,要嚴控煤炭消費增長,將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20%左右,並力促2025年之前,地級及以上城市PM2.5下降10%,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達到87.5%。
大陸官媒《新華社》7日經由大陸國務院授權,對外發布「關於深入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涵蓋總體要求、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深入打好藍天保衛戰、深入打好碧水保衛戰等幾大主題;在此之前,大陸當局已先後發表做好碳中和碳達峰的工作意見,以及2030年達成碳中和的具體行動方案。
在此次公布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官方意見稿中,重申2025年,要達到生態環境持續改善,主要汙染物排放總量持續下降,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等主要目標。
同時,意見要求,到2025年,全大陸地級及以上城市PM2.5濃度下降10%、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達到87.5%、地表水Ⅰ-Ⅲ類水體比例達到85%,重汙染天氣、城市黑臭水體基本消除,土壤汙染風險得到有效管控、固體廢物和新汙染物治理能力明顯增強等。
意見表示,到2035年,要廣泛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碳排放達峰後穩中有降,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建設目標基本實現。
在加快推動綠色低碳行動上,意見要求落實2030年應對氣候變化國家自主貢獻目標,點名以能源、工業、城鄉建設、交通運輸等領域和鋼鐵、有色金屬、建材、石化化工等行業為重點,深入展開碳達峰行動,加強甲烷等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排放管控,並制定國家適應氣候變化戰略2035。
意見提到,在「十四五」時期,要嚴控煤炭消費增長,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20%左右,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地區煤炭消費量分別下降10%、5%左右,汾渭平原煤炭消費量實現負增長。同時,原則上不再新增自備燃煤機組,支持自備燃煤機組實施清潔能源替代,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項目盲目發展。
在藍天保衛戰、碧水保衛戰上,意見要求,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持續展開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專項行動,並對東北、重點行業加強管理,到2025年,大陸全國重度及以上汙染天數比率控制在1%以內,另揮發性有機物、氮氧化物排放總量比2020年分別下降10%以上,提高鐵路貨運、水路貨運、推廣清潔能源汽車,另到2025年,縣級城市建成區基本消除黑臭水體,而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力爭提前1年完成,持續打好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等。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