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報喜 9月出口激增28%

大陸昨(13)日公布9月進出口數據,以美元計,9月出口年增28.1%,高於市場預期,且為三個月高點,進口年增17.6%,略低於預期,貿易順差667億美元,較8月持續擴大。
大陸海關總署表示,全球經濟貿易回暖、大宗商品價格走高,是第3季進出口成長的主因,但預估第4季在基期已高下,出口增速可能回落。
大陸海關總署數據顯示,大陸9月出口3,057億美元,年增28.1%;進口總值2,389億美元,年增17.6%。貿易順差667.6億美元。
累計今年前九月,大陸對外貿易持續擴張,進出口總值4兆3,741億美元,年增32.8%;出口總值2兆4,008億美元,年增33%;進口總值1兆9,732億美元,年增32.6%。累計貿易順差4,275億美元。
路透報導,專家認為,歐美等發達國家需求旺盛,而中國大陸經濟恢復較快,完整的產業鏈對出口形成強勁支撐。不過,伴隨著外需動力減弱,出口訂單逐步消化和東南亞地區生產恢復,出口增速回歸常態只是時間問題,在高基期效應下,第4季外貿表現料將放緩。
就大陸整體進出口表現,德國商業銀行亞洲高級經濟學家周浩表示,出口強一些,進口弱一些,表明內需不是特別理想。中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王軍說,出口成長再次超過預期,一方面可能與越南等國因疫情停擺,以及全球供應鏈紊亂有關;另一方面,全球能源危機及通膨抬頭,疊加耶誕假期的需求拉動,再次支撐了中國的出口。
至於未來幾個月的情勢,王軍坦言,取決於疫情對於供應鏈的打擊,能源危機和通膨走勢,以及美國聯準會的政策節奏。
中國銀行研究員范若瀅說,第4季大陸出口增速或將承壓。一方面,隨著大規模財政刺激政策退出,全球經濟復甦步伐或將放緩;另一方面,大宗商品價格持續高漲、海運費用居高不下、限產限電政策等因素將影響出口企業的生產能力和積極性。
方正中期期貨金融衍生品研究員彭博表示,總體來看,中國大陸經濟依然維持強勁走勢,今年預計將領漲全球,維持對GDP增長率在7%以上的預期。
面對增長可能回歸常態,華寶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李慧勇認為,大陸官方應推出更多穩外貿政策,要採取措施為外貿企業減負,既要保證有訂單有量、還要能賺錢,避免「宏觀上有量、但微觀上不賺錢」的狀況。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