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官方要求保供煤電 火電廠漲價聲浪大
中國產煤大省受強降雨襲擊,恐進一步加劇「電荒」。據中國經濟周刊統計,2021年上半年,中國27家上市火力發電企業中,就有17家利潤下滑、六家陷入虧損,坦言儘管官方表態全力保供煤電,但「漲電價」的呼聲也越來越高,成為各方博弈的焦點。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1到8月,中國水力發電量年減1%,但火力發電量年增12.6%,與此同時,全國產煤量僅年增4.4%,在國際煤價高漲、供不應求下,火電行業持續呼籲漲電價。
以虧損最多的華電能源為例,2021年上半年營收52.25億元(人民幣,下同,約8.09億美元),年減4.2%,但是虧損達人民幣5.23億元。
其他火電企業中,還有京能電力上半年虧損3億元、豫能控股虧損7150萬元、金山股份虧損約2.9億元到3.4億元之間等。
中金公司研究報告進一步分析,中國火電「發一度虧一度」的局面,將對發電企業現金流產生不利的影響,長期下來,將不利於新能源項目開發投資。
「火電行業陷入『成本倒掛發電、全線虧損』的狀態,再一次集中暴露能源市場的定價和結構性問題。今年煤價漲到天上,電價常年不漲,發電廠根本沒有動力發電。」中國經濟周刊引述某大型國有發電廠辦公室負責人張飛表示。
事實上,近月以來,已有寧夏、山東、上海、廣東陸續宣布,允許煤電市場交易電價在標桿電價基礎上,上浮不超過10%。
週掌櫃諮詢全球化顧問、前歐盟中歐政策顧問宋欣認為,「從全球能源市場看,全球性電價上漲是必然的現象。政府補貼不可持續,限價更不可取。」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