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限電是因北京對美發動「金融戰」?央視斥:沒常識

大陸近期十多個省份傳出缺電消息,引發不少「陰謀論」,甚至有分析稱,北京當局正在「下一盤大棋」,背後是「一場國際大宗商品定價權爭奪戰」、「一場國與國之間的金融戰」。對此,央視網特別發表評論員文章稱,這種渲染式的「大棋論」,背離了基本常識,還產生不小的「低級紅」、「高級黑」的效果。
針對大陸當前出現大範圍缺電問題,網路廣泛流傳背後有著「深刻的大背景」:由於大量海外訂單湧向中國,很多企業擴充生產線,既帶動國外原材料價格上漲,未來還會造成中國的產能過剩,因此大陸官方提前出手,利用限電來限制產能。
網路流傳,北京當局這麼做的目的是:「寧可短期不賺錢,也絕不等幾年後被突然撤掉的訂單搞得一地雞毛。」
對此,央視網官方微信28日晚間發表評論員文章指出,這種論述的言下之意是:北京決策層「有電也不讓企業、居民用」,為的是要打贏「金融戰」。文章稱,把限電當成「大國博弈」的落子,說成是「對外輸出通脹」的策略,無異於迂迴抹黑。
「這遮蔽了電煤供給短缺的基本事實,營造了『為了限產而限電』的既視感和『用電緊張純屬人為設限』的錯位認知,不啻為用反智論調去刺激社會情緒。」
央視網評論員文章表示,把限電跟「金融戰」扯上邊,是對政策的嚴重歪解,也跟大陸國家層面「保市場主體」、「扶持實體經濟」的初衷背道而馳,而且難脫誘導公眾將矛頭指向官方政策的科學性與合理性之嫌。
文章指出,「只要懂些專業知識、有些基本了解,相信常識、回歸理性,就不會扯出那麼多『大棋』來」。
央視網稱,大陸多地近期限電主要還是受全國性煤炭緊缺、燃煤成本與基準電價嚴重「倒掛」(指發電成本高於電價)等因素影響。此外,部分地方緊急限電,還跟沒把握好產業升級節奏、沒做好平時能源管理工作、沒跳出運動式減碳窠臼有關。
新華社29日報導也指出,造成多地限電的主要原因有兩:一是大陸沿海省市疫後經濟復甦強勁,電力需求快速增長;二是煤炭價格大漲,煤炭供應緊張,火電企業虧損,發電出力不足。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