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萌翻全場!「小鹿」也來開大陸兩會 原是鄂倫春族服飾

大陸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的內蒙古代表團全團會議上,一名頭戴「小鹿」帽子的人大代表被現場鏡頭捕捉到。隨即,照片和影片悄然在網路走紅。有網友留言:「帽子太可愛了,真想摸摸看。」
據紅星新聞,會場上這頂「鹿角」樣式帽子的主人名叫代喜院,是內蒙古鄂倫春自治旗人大主任,也是今年兩會內蒙古自治區來自鄂倫春族的全國人大代表。當得知自己因一頂帽子走紅網路,他直言感到很意外,同時也非常感激大陸網友對自己乃至鄂倫春族的關注。
而對於網友好奇的「鹿角」樣式帽子,代喜院解釋:「帽子上並非鹿角而是狍子,鄂倫春族百姓每逢重大節日或慶典才會佩戴,以示莊重。」
「這兩天親戚朋友發來很多網上我的照片,他們都告訴我說我在網上火了。 」代喜院說,自己突然走紅覺得很意外,但非常感謝網友的關注,希望能有更多人走進鄂倫春,了解鄂倫春族背後的歷史文化。
對於頭上奇特造型的帽子,代喜院表示,這並非是網友認為的鹿角,而是狍子。之所以設計為狍子的造型,代喜院解釋,過去鄂倫春族是以狩獵為生的民族,而選擇狍子作為頭飾形象,一方面是因為其在過去是祖先主要的食物來源之一;另一方面是為了在捕獵過程中,戴著這種帽子能更快吸引動物,從而提高捕獵的效率。
「這頂帽子還擁有自己的專屬名字,用鄂倫春語叫『密塔哈』,是鄂倫春族的民族服飾。」代喜院說,鄂倫春族百姓每逢重大節日、慶典才會穿戴這樣的服飾以示莊重。
公開資料顯示,密塔哈是用整顆狍子的頭顱,去掉骨肉後,保留狍頭上的毛、角、耳朵、鼻子和口,精心鞣製而成,與狍子的頭一模一樣。但隨著狍子被列入大陸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現在鄂倫春族已不再捕獵狍子。因此,這種帽子如今已經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