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第四大航空集團—海航宣布破產重整

曾躋身全球前500大企業,同時也是海南省最具代表性企業、大陸第四大航空集團的海航集團,29日正式宣告破產重整。據悉,海航集團負債超過新台幣3兆元。但進入破產重整後,海航集團的航空本業正常營運將不受影響。
海航集團29日公告,收到海南省高級人民法院發出的《通知書》,相關債權人因海航集團不能清償到期債務,申請法院對海航集團破產重整。
海航集團稱,「將依法配合法院進行司法審查,積極推進債務處置工作,支持法院依法保護債權人合法權益,確保企業生產經營順利進行。」
大陸證券時報旗下新媒體《券商中國》指出,所謂「破產重整」,是指當企業資不抵債時,可向法院申請破產重整。一旦申請獲准,債權人就不能再向破產企業催逼債務。
法律也允許由同一企業管理層向債權人提出重整方案,延期歸還債務,停止發放股息,暫停支付債務本金,只支付利息,削減無擔保的債權。
報導指出,進入「破產重整」將減輕企業的債務負擔和資金壓力,相當於給了企業一個重生的機會。
因陷入債務危機,海航集團並未公布2019年和2020年財報。截至2019年上半年的數據,海航集團總資產人民幣9,806億元,總負債7,067.3億元(約新台幣3兆400億元)。當時的資產負債率為72%。
海航集團成立於1993年,根據官網介紹,海航集團旗下參控股航空公司14家,參與管理機場13家,機隊規模近900架;開通大陸國內外航線約2,000條,通航城市200餘個,年旅客運輸量逾1.2億人次。
除航空業外,海航集團之後也跨足旅遊、地產、零售、金融、物流、船舶製造、科技等行業,集團規模一度達到人民幣上兆元。《券商中國》指出,海航集團旗下上市公司眾多,A股控股和參股就有10餘家,另還有數家港股上市公司和10餘家新三板掛牌公司。
海航集團旗下上市公司主要有:海航控股、海航投資、海航基礎、海航創新、渤海租賃、供銷大集等。
海航集團之所以會陷入破產重整的困境,與海航集團早些年瘋狂擴張,不斷在海外「買買賣」有很大的關係。
主要包括:2015年以約人民幣175億元收購瑞士國際空港服務有限公司,2016年孫公司以100億美元收購美國CIT Group的飛機租賃業務,同年又以65億美元收購希爾頓全球酒店集團。
2017年海航以約4.6億美元向澳新銀行(ANZ)收購紐西蘭資產融資業務UDC Finance,並於當年入股德意志銀行與全球最大免稅品零售商Dufry AG等。
海航集團當時瘋狂對外投資、併購曾引發質疑,背後是否涉及不法。最顛峰時期,海航集團旗下子公司、孫公司估計超過2,000家。
《券商中國》指出,根據相關公司的公告,海航集團目前的債權人包括:海南銀行、長安銀行、金元證券、中國華融等7家金融機構和20餘家企業。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