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賭局…逼Tesla降價搶市

大陸製造的特斯拉新款車型Model Y今年元旦正式上市就大降人民幣16萬元,特斯拉為什麼這麼拚?陸媒透露,因為特斯拉跟上海市政府簽下人民幣上百億元對賭協議,特斯拉不惜以價換量,瘋狂降價來搶占市場。
中青網報導,來上海建工廠之前,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與上海市政府簽了對賭協議。上海給特斯拉的貸款年利率3.9%,總數超過建廠的費用,利息遠低於其他企業;上海自貿區將臨港土地以十分之一的價格賣給特斯拉,換句話說,馬斯克蓋廠幾乎不用從荷包掏錢,大陸雙手奉上土地和資金。
但約定從2023年開始,特斯拉要向上海每年納稅人民幣22.3億元(約新台幣98億元),另外,特斯拉未來五年還要在上海工廠投資人民幣140.8億元(約新台幣620億元)。 如果無法達成,特斯拉則面臨歸還上海工廠所占土地的風險。
大陸願意幫助特斯拉,當然是有原因。因為官方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扶植不遺餘力,從2009年到2019年這十年,補貼金額超人民幣千億元,但在高額補貼下,大陸電動汽車始終難以形成和外資抗衡的競爭力。
引進特斯拉,就立即拉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發展。在大陸「國產化」堅持下,特斯拉的動力系統、電驅系統、充電、底盤、車身、中控、內飾、外飾等,有130多個供應商替特斯拉供貨,而大陸企業占據一半。
大量陸企供應商中,不乏切入產業鏈核心,包括鋰電池有寧德時代、恩捷股份、科達利、璞泰來;車載通訊有中科創達,中控系統有均勝電子、長信科技;整車裝配則有拓普集團、華域汽車等。
特斯拉從2018年中宣布進軍大陸市場,2020年底特斯拉副總裁陶琳證實,特斯拉在大陸「國產化」已經基本實現。
除了拉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考量,大陸協助特斯拉背後還透露,中國急欲結構轉型,從燃油車汽車市場盡快過渡到新能+源汽車市場。
特斯拉在大陸市場不僅能逼迫中國的新能源產業升級轉型,還能擺脫中國進口石油,在石油背後美元金融的控制,「擺脫對燃油進口的依賴」才是大陸開放市場的終極目的。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