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陸網路「水軍」3,000元就可把假消息炒出5.4億瀏覽量

大陸網路「水軍」無所不能,最近一起來自法院的消息指出,違法者花人民幣760元(約新台幣3,200元),「水軍」就能把一條虛假消息炒成5.4億閱讀量。行業產業鏈規模達人民幣千億元以上,遍及各大網路平台。
法治日報報導,廣東省廣州市白雲區人民法院最近對這起網路散布虛假資訊案進行宣判,劉姓被告及網路推手均受到法律嚴懲。報導稱,案件背後,靠「養號控評」虛增流量的灰黑產業鏈浮出水面。看似操作簡單、小打小鬧的虛假流量「生意」,整體規模已達千億之巨,遍及各大互聯網平台。
報導稱,網路「水軍」不算是新問題,但當普通人用不到人民幣1,000元的代價就能獲得數億閱讀量,並把虛假消息炒作成輿論熱點的時候,就必須更加警惕。
有當事人利用自助網路平台,通過介面程式與上家網站對接,自動化完成用戶的「漲粉」、點讚。譁眾取寵的虛假資訊加上「物美價廉」的自動化操作,帶風向、炒作新聞成為輕而易舉的事情,對互聯網環境構成極大隱患。
對於那些動機各異的客戶和刷流量的服務商而言,虛增的或許只是網路數據而已,但引發的後續行為卻可能危害現實社會。例如,造就名不副實的「人設」明星,成為不正當競爭中的攻擊工具,滋生各類網路暴力行為,推動各類謠言傳播等等。
大陸國家網信辦曾在1月7日發布「互聯網資訊服務管理辦法(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規定編造、傳播險情、疫情、警情等擾亂社會秩序的虛假資訊,情節嚴重的,可處人民幣1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罰款。
這份徵求意見稿還提出,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以營利為目的,為他人有償提供刪除、遮罩、替換、下沉(沉底、往後挪)等資訊服務;不得從事虛假點擊、投票、評價、交易等活動,破壞互聯網誠信體系。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