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脫鉤失敗 蔡總統任內台灣對大陸順差爆增42%

「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這個道理一般人都懂。因此,對於台灣對外貿易、投資過度依賴中國大陸,早在李前總統時代就已有警覺。但從推動「南向政策」到祭出「戒急用忍」,卻都未能阻斷兩岸經貿連結的不斷加深。
為擺脫台灣經濟對大陸的過度依賴,蔡英文總統2016年上任後立即成立「新南向政策辦公室」。尤其是去年,趁著新冠疫情,蘇內閣更是明顯加速推動兩岸經濟脫鉤,包括以防疫之名禁絕大陸商務人士來台,逼迫愛奇藝、淘寶台灣撤離,並進一步緊縮陸資來台投資規定等等。
但大陸海關總署今天公布的統計數字,卻再一次證明,兩岸經貿互動並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根據大陸官方統計數據,台灣對大陸出口,從2016年蔡總統上任那年的1,392.3億美元,在去年突破2,000億美元大關,達到2,006.6億美元。同一時期,台灣自大陸進口也從403.7億美元增至601.4億美元。
由於台灣對大陸產品進口仍有諸多管制,使得台灣對大陸的成長速度遠高於進口,從而導致台灣對大陸的貿易順差不斷擴大。
2016年,台灣對大陸貿易順差為988.6億美元,去年則已暴增至1,405億美元,增幅高達42%。台灣也因此持續成為中國大陸最大的逆差來源地。
早年,台灣因對美國存在鉅額貿易順差,唯恐遭到美國貿易報復,政府還得年年組團赴美採購,並在美方要求下持續開放市場,如今甚至不顧民意強烈反彈也得開放萊豬進口。
即便如此,美國貿易代表賴海哲近日在接受華爾街日報訪問時仍明白表示,台美雙邊貿易協定(BTA)談判遲未展開,原因之一是美台仍有貿易爭端尚未解決。去年前11個月,美國對台貿易逆差仍達269億美元。
弔詭的是,今天台灣對大陸享有的貿易順差數倍於對美國的順差,但蔡政府對於台灣最大貿易夥伴、最大順差來源地,不僅不擔心因此遭受報復,反倒不時刻意挑釁、惡言相向。
台灣千萬不要天真地以為,台灣對大陸享有高額順差真如陸委會所稱,是大陸對台灣的經濟依賴,或是北京當局基於政治考量,不會像美國一樣對台灣採取貿易報復措施。
對於台灣至今仍禁止包括大陸整車、農產品等商品進口,卻年年對大陸坐享高額順差,大陸內部並非沒有不滿的聲音。
大陸一個頗受矚目,連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都曾在記者會上引用的微信公眾號《寧南山》早前就曾指出,「萬萬沒想到台灣竟然是中國大陸的第一大逆差來源,我們要想減少進口逆差,促進經濟增長,台灣是最值得努力和下手的地方。」
這篇文章甚至稱,「統一之前需要對台灣的經濟進行打壓,否則它越發展,越不想統一。」
蔡政府恐怕得深思,既無力扭轉兩岸經貿相互依賴持續深化,卻又不斷刻意激化兩岸關係,這對台灣長遠的發展真的是明智的選擇嗎?
延伸閱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