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疫情催生新就業 提供被淘汰者機會
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發布「人口與勞動綠皮書:中國人口與勞動問題報告No.21」。報告指出,疫情催生新就業形態,在一定程度上可彌補可能被淘汰掉的部分就業。
中新社報導,報告指出,智能化和自動化的應用對就業的影響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對於就業的替代。有經驗表明,智能化和自動化對從事常規性勞動的大量替代大多為收入分布中處於中間位置的工作職位。
其次,是對於新就業的創造。那些需要處理隨時可變形勢的工種,無論是相對低端的生活服務業工作還是具有創造性、創新性的技術開發、藝術設計等高端工作,其需求均相對提升。
此外,新技術的應用創造新的業態部門,也催生一批新就業,如線上服務連帶的實物交易部分催生了大量物流行業的外賣和快遞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報告指出,在疫情期間遠程辦公、在線教育等模式及點播電影等新興業態模式的成功探索,可能帶來一波快速的新型經濟和就業形態的產生。新就業形式對應的新興職業、工作及工種在一定程度上可彌補在經濟發展和轉型升級過程,及快速變化的社會經濟下可能被淘汰的部分就業。
延伸閱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