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晶片掀漲價潮 產業鏈下游終端壓力大

大陸8吋晶圓廠產能緊張,引發電源管理IC、功率半導體等供不應求,近期掀漲價潮,大陸晶片封測廠、汽車電子企業、晶片設計公司調漲,漲幅30%至10%不等,產業鏈連鎖反應加劇,下游終端壓力大。
澎湃新聞報導,大陸晶圓代工龍頭中芯國際表示,因市場火熱和產能限制,2020年下旬,8吋晶圓產品面臨較大的代工短缺,部分產品延期交貨三至四個月,訂單甚至安排到2021年下半年。
大陸最大的功率半導體企業華潤微電子6日通知,今年將對公司產品價格調整幅度,視品種而定。市場認為,華潤微提價可能引發功率半導體產品新一輪漲價行情。
除了華潤微外,匯頂科技、士蘭微、富滿電子等半導體企業近期均發布漲價通知,最高漲30%,平均漲約10%至20%。
分析稱,本輪晶片漲價潮是因上游原材料價格上漲、產能緊張、供不應求所致,漲價是企業反映成本壓力。
匯頂科技發函給代理商及客戶稱,今年元旦起,將對GT9系列觸控晶片價格上調30%,之前公司收到但未交付的訂單也會價格變更。因市場劇烈變化,晶圓廠及封測廠等上游供應商價格大幅度持續上漲,導致公司產品成本不斷增加。
此外,杭州士蘭微電子於去年12月初公告,由於MOS圓片及封裝材料價格上漲,同時受產能影響,成本不斷上升,為保證供應,2020年12月9日起,公司SGT MOS產品的價格漲20%。隨後,富滿電子也跟進調漲10%。
雖然晶片漲價有利於晶片企業,但對晶片產業鏈下游終端則形成壓力,汽車行業首先曝出因晶片緊缺導致車廠停產。大眾集團表示,新冠疫情的不確定性影響到一些特定汽車電子元件的晶片供應。大陸市場復甦也推動需求成長,使得情況更加嚴峻,導致一些汽車生產面臨中斷的風險。
中汽協表示,由於晶片供應短缺,部分企業生產在第1季恐受到較大影響。考慮到半導體行業交付時間,供應短缺的情況將在6至9個月內改善。
事實上,不只汽車行業缺晶片,其他家電、智能手機、PC等電子設備製造商都面臨晶片短缺的壓力。
中穎電子在大陸家電用微控制器領域處於領先地位,但去年底多次強調,公司產品MCU晶片供應不足。其次,上游晶圓代工廠是產能緊張,可能導致交期延遲。
大陸智能控制器、電機產品的拓邦股份指出,晶片緊缺、漲價是行業現象,公司會提前備貨、大陸國產替代等方式來應對。
至於晶片漲價潮將持續到何時?市場預期,上半年將繼續看漲,下半年供需才會逐漸走向平衡。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