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2021/數位金融 成外交新武器
2021年大陸政治和外交形勢將呈現何種面貌,學者認為,中共透過各種高科技增加對社會的控制,出現政治改革的機會不大。
大陸的外交手段將更為靈活,運用疫苗外交、科研合作及數位金融。至於中共20大的相關人事布局,須待中共19屆六中全會後才會更清晰。
台大教授左正東表示,美中競爭會影響大陸內部穩定,雙方對抗若獲緩和,大陸內部社會的壓力才會變小。雙方關係若持續緊張,中共必定繼續強調愛國主旋律。另一方面,會強調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國。後者是一刀兩刃,同時也增強中共的合法統治基礎。
國關中心研究員袁易表示,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牢牢掌握政治權力,並緊抓軍權。習近平的治理滲透到每一個領域,管制力道增強,中共黨內或民間不同聲音無法出現。
袁易指出,疫情使各國經濟陷入危機,中國大陸成為主要經濟體中唯一的正增長,經濟崛起稍稍緩和民間不滿;但中共仍會透過各種高科技增加對社會的控制。近年大陸社會未出現反對或動盪,中共特殊黨國體制,已將動盪消滅於源頭,更確立了超穩定結構。
政大外交系教授黃奎博表示,在外交方面,美國新總統拜登統治下的美國與中國大陸關係將是同大於異。他認為,經貿戰會短暫持續,不會往上走。
科技戰方面,雙方可能更緊張,但不會過於激烈,因可能衝擊國家安全;歐美輿論中的「中國威脅論」,不會消失。
黃奎博表示,拜登上台後,中美軍事對峙會相對和緩,衝突、尖銳面會少一點。但美國的南海政策不會後退,在兩岸關係上,拜登則會強調兩岸對話。
中正大學教授林穎佑表示,中國大陸和美國衝突會下降。中國大陸的「戰狼式外交」主要是對內部交代,是否延續,要看大陸社會變化。拜登就任後,美國會更側重制度面的協議和談判,習也要為2022年中共20大全會鋪路。
至於南海和台海議題黏在一起,中國大陸核心利益不會改變,近來中共潛艦不斷出現台灣海域,軍機西南空域飛行,都是嘗試衝出第一島鏈,包括潛射飛彈。
未來共軍在南海巡弋,方向不變,在手段上只會微調。
「由於疫情,中國大陸在外交手段上會更靈活,」林穎佑表示,例如疫苗外交與科研合作;對東南亞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大陸不再用單純經濟方式及貿易型態去拓展,而是發展數位經濟、電子商務、線上支付對外擴張,數位金融將成為新的武器。
延伸閱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