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讀 人行調節參數對企業無直接影響
中國人民銀行和國家外匯管理局將金融機構的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從1.25下調至1,分析師認為,這個措施主要針對銀行,約束銀行對外舉債,對內發放外匯貸款的能力,對企業應該沒有直接影響。
券商中國報導,大陸本外幣一體化的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始於2016年,人行可根據宏觀調控需要和宏觀審慎評估(MPA)的結果設置並調節相關參數,對金融機構和企業的跨境融資進行逆周期調節,使跨境融資水準與宏觀經濟熱度、整體償債能力和國際收支狀況相適應,控制槓桿率和貨幣錯配風險,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
今年3月上調宏觀審慎調節參數,恰逢多國央行為應對新冠疫情衝擊開啟新一輪量化寬鬆,使得低利率甚至是負利率的市場規模進一步擴大。
國家外匯局有關負責人當時就表示,政策調整後,跨境融資風險加權餘額上限相應提高,這將有助於便利大陸境內機構特別是中小企業、民營企業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種資源、兩個市場,多管道籌集資金。
時隔九個月,對金融機構的宏觀審慎調節參數重新調降回1,旨在控制金融機構的跨境融資上限,防範匯率雙向波動加大背景下的跨境融資風險。
今年5月以來,人民幣匯率升幅明顯,市場普遍認為,未來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將進一步加大。面對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加大,企業應加強匯率風險管理。
中銀國際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指出,由於這個措施是針對銀行,約束銀行對外舉債,對內發放外匯貸款的能力,對企業應該沒有直接影響。且逆周期調節是宏觀調控的需要,防範系統性風險。
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認為,當前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國際經濟環境有較多不穩定不確定因素。特別是美國的經濟走勢、貨幣政策和美元指數走勢,將對全球金融市場產生較大的外溢效應。一旦美元指數重新反轉升值,那麼將引起非美元貨幣貶值與跨境資本回流,為跨境企業帶來較大的匯率風險。
延伸閱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