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舉債投資 引發財務危機
紫光集團爆出公司債違約後,外界拿來跟去年底爆雷的北大方正來相比,紫光有清華的光環,方正有北大,但兩者有相同的問題就是靠舉債來大手筆投資,但獲利情況差,加上現金流不足,才會引爆財務危機。
騰訊網報導,北大方正公司債違約不過是去年12月的事,當時紫光營運狀況不佳,但在大陸舉全國之力發展半導體的政策下,紫光旗下的紫光國微、紫光股份以及紫光展銳等都是晶片、積體電路等國家重點扶持產業,外界給予較高的本益比,股價水漲船高,就算公司獲利不佳或虧損連連,但投資人相信政府會伸出援手。
但現實情況是,不到一年的時間,紫光公司債可能違約的消息一出,市場恐慌性拋售紫光公司債,紫光主體評級被下調至AA,沒過幾天,紫光未能協調投資人同意展期,發生實質性違約,紫光主體評級被下調至BBB。
其實,在方正違約之後的一年內,紫光公司債的價格主要在人民幣85元左右波動,且成交量尚可,投資人有足夠的時間逃離,但是盲目信仰和信用債寬鬆的大環境造成投資人的巨大損失。
紫光和方正面臨著類似的重大信用風險,例如國企身份不純;主要依賴債務,尤其是公司債來募集資金,後續債券償還壓力很大;投資激進、獲利差、現金流差等。
延伸閱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