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嚴管金融科技公司 不鬆手
大陸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昨(8)日表示,少數科技公司在小額支付市場占主導地位,涉及廣大公眾利益,具備重要金融基礎設施的特徵。他還意有所指地強調,要關注大型科技公司新型大而不能倒風險,要及時精準拆彈。外界解讀,大陸官方持續嚴管螞蟻集團等金融科技公司。
郭樹清在2020年新加坡金融科技節上發表視訊演講指出,大陸金融科技應用整體上,在法律規範和風險監管等方面是「摸著石頭過河」,遇到過不少問題,也積累一些經驗教訓。
郭樹清舉例,P2P網貸機構本來定位為金融資訊仲介,但在實踐中,絕大多數機構事實上開展信貸和理財業務。據統計,過去14年裡先後有1萬多家P2P上線,高峰時同時有5,000多家營運,年交易規模約人民幣3兆元,壞帳損失率很高。近年來在持續清理整頓下,到11月中旬實際營運的P2P網貸機構已經全部歸零。
郭樹清指出,金融科技行業具有「贏者通吃」的特徵,大型科技公司往往利用資料壟斷優勢,阻礙公平競爭,獲取超額收益。傳統反壟斷立法聚焦壟斷協議、濫用市場、經營者集中等問題,金融科技行業產生許多新的現象和新的問題,需要更多關注大公司是否妨礙新機構進入,是否以非正常的方式收集數據,是否拒絕開放應當公開的資訊,是否存在誤導用戶和消費者行為等。
他強調,在此同時,要關注新型「大而不能倒」的風險。少數科技公司在小額支付市場占據主導地位,涉及廣大公眾利益,具備重要金融基礎設施的特徵。一些大型科技公司涉足各類金融和科技領域,跨界混業經營。必須關注這些機構風險的複雜性和外溢性,及時精準拆彈,消除新的系統性風險隱患。
郭樹清指出,過去一段時期裡,一些第三方支付公司對客戶網路購物備付金附加投資理財功能。投資收益遠高於同期銀行存款利率,而且可以隨時贖回,對銀行存款和正常資管市場帶來很大衝擊。
延伸閱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