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反彈後...中國大陸縮減海外放款

美國波士頓大學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在遭遇地緣政治的反彈後,中國大陸已大幅縮減兩大政策銀行的海外放款計畫。
根據倫敦金融時報看到的波士頓大學研究資料,中國國家開發銀行(CDB)和中國進出口銀行(EIBC)去年的海外放貸金額,已從2016年的高峰750億美元銳減至僅40億美元。
中國大陸是在北京重新思考「一帶一路」倡議之際大幅緊縮這類海外放款。「一帶一路計畫」旨在為其他國家興建鐵公路、港口及其他基礎設施提供融資,對象主要是開發中國家。
但報導指出,「一帶一路」計畫衍生的弊端近來飽受抨擊,包括貸款給低所得、財政搖搖欲墜的國家、以及已融資的計畫缺乏透明度或社會及環境衝擊的研究。編纂資料的波士頓大學全球發展政策中心(GDPC)主任蓋勒格(Kevin Gallagher) 說,北京與華府的貿易戰是中國大陸緊縮海外放款的原因之一。他說:「在2018和2019年,因為與美國的貿易戰產生了許多不確定性,他們(中國大陸)可能想將美元資產留在國內。」
根據倫敦智庫海外發展研究所(ODI)最近的一份報告,北京現在明白其放款方式難以為繼。報告並指出,這種舊模式無法可長可久,因為陸企及大陸本國菁英的利益凌駕在借款國的利益之上,而且這些國家還背負極大的計畫失敗風險。
中國大陸有三家政策銀行提供國內外基建投資,除了CDB和EIBC外,還有中國農業發展銀行(ADBC)。這些銀行會以優惠條件提供海外貸款,但比較常見的情況是以接近商業利率的利率放貸。波士頓大學的資料顯示,CDB和EIBC 在2008至2019年間總共放貸4,620億美元,略低於世界銀行在同一期間貸給中低所得國家的4,670億美元。
但與「一帶一路」有關的不良治理,造成連串醜聞與債務國的抱怨。最近一個例子是「一帶一路」計畫最大貸款國之一的巴基斯坦,指控陸企將電力計畫的成本抬高了數十億美元,正尋求重新談判付款條件。波士頓大學的研究指出,「一帶一路」的貸款一直集中在相當少數國家,10個國家占了總貸款的60%,以委內瑞拉的逾12%為最多,巴基斯坦、俄羅斯、安哥拉則緊追在後。
倫敦智庫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Chatham House)高級研究員于潔(Yu Jie)說,大陸緊縮海外貸款的另一原因是國內輿論,決策官員與民眾都認為,大陸需要投人更多資金在衛生服務。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