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外貿回暖 上海港爆貨櫃荒

隨著大陸外貿的強勁復甦,大陸多個港口航運火爆,上海港是全球第一大貨櫃港,受貿易復甦刺激,今年7月和10月,接連刷新貨櫃吞吐量的月度歷史紀錄,在貿易回暖下,貨櫃面臨供不應求的緊缺局面,出現「一櫃難求」的局面。
中新社報導,今年1-11月,上海洋山港貨櫃吞吐量達1840多萬標準箱,同比增長約0.48%。洋山邊檢站7日披露,年底超過2000萬標準箱可以預期。
央視新聞稱,十幾艘貨輪在岸線一字排開,裝卸貨櫃卡車排起長隊進場卸貨,這成為近期大陸貿易強勁復甦的寫照。今年10月,上海港貨櫃吞吐量以420萬標準箱刷新月度歷史紀錄,較去年同期增長15.7%。
上港集團生產業務部集箱管理室經理徐駿表示,海外消費增長使得大陸出口向好。從上海港角度來看,下半年開始,箱量已開始逐步回升。第三季上海港箱量已經轉正,達到2.4%的增幅;預估第四季可能上海港的箱量將達到兩位數以上的增幅。
出口激增之下,出港貨輪幾乎滿載而去,港內裝貨的貨櫃卻供不應求,進而演變成「貨櫃荒」。以前是「箱等人」,現在卻變成「人等箱」。
徐駿指出,有些貨櫃卸下來後,一兩天內客人就馬上取走,現在空貨櫃的流動非常快,「一櫃難求」的情況突出。目前國際港口復工復產等方面緩慢,運出去的貨櫃其實都壓在國外港口,空箱的回流因而放緩。
一家常年出口服裝到歐美國家的上海老牌外貿企業「東方國際創業股份有限公司」第五業務部經理何巍說,原本這個星期要裝運,但他們突然前幾天被告知沒有貨櫃,10月至今這個狀況經常發生。「今天我可以訂下個星期的櫃子,現在的局面可能是今天我只能訂到兩個星期以後的櫃子。」
同時,受市場需求刺激,航運公司運費大幅上漲。目前,上海發往北美的貨櫃價格已漲到每箱五、六千美元,往歐洲4千多美元,東南亞近2千美元,相比疫情前均有兩、三倍漲幅。上海航運交易所數據顯示,上海出口貨櫃運費指數目前比今年初翻了一倍。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