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保監會加強監管影子銀行

大陸銀保監會首次發布影子銀行報告,指出影子銀行不會消失,將和傳統金融體系長期共存。下一步,將建立和完善對影子銀行的持續監管體系,把所有影子銀行活動納入監管,不留監管空白和盲區。
這份報告提出界定影子銀行的四項標準,並將大陸影子銀行分為廣義和狹義兩大類。
銀保監會透過官方微信公眾號指出,這是第一次由官方對大陸影子銀行進行全面、系統的定義。標準參照國際標準和定義,結合中國大陸的情況進行調整,整體上符合大陸影子銀行的現狀。
銀保監會指出,廣義影子銀行包括:信託貸款、銀行理財、非股票公募基金、證券業資管、保險資管、資產證券化、非股權私募基金、網路借貸P2P機構、融資租賃公司、小額貸款公司提供的貸款,商業保理公司保理、融資擔保公司在保業務等。
狹義影子銀行是在廣義影子銀行中,特徵更顯著、風險程度更突出的產品和活動,包括:同業特定目的載體投資、同業理財和投向非標債權及資管的銀行理財、委託貸款、信託貸款、網路借貸P2P貸款和非股權私募基金。
《報告》提出,界定影子銀行的四項標準,一是金融信用仲介活動處於銀行監管體系之外,信貸發放標準顯著低於銀行授信;二是業務結構複雜、層層嵌套和槓桿過高;三是資訊披露不完整,透明度低;四是集中兌付壓力大,金融體系關聯性和風險傳染性高。
《報告》披露,截至2019年底,大陸廣義影子銀行規模為人民幣84.8兆元,占2019年大陸國內生產總值的86%,相當於同期銀行業總資產的29%;狹義影子銀行規模為39.1兆元,占廣義影子銀行的46.2%,較歷史峰值下降11.8兆元。
報告指出,與其他經濟體相比,大陸的影子銀行呈現出五方面特點。一是以銀行為核心,表現為銀行的影子。二是以監管套利為主要目的,違法違規現象較為普遍。三是存在剛性兌付或具有剛性兌付預期。四是收取通道費用的盈利模式較為普遍。五是以類貸款為主,信用風險突出。
截至上半年,實際運營的網路借貸P2P機構由高峰時期約5,000家降至29家,目前已完全歸零。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