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內外需求俱疲9月破產778宗 專家:12月恐爆裁員潮

面對疫情、經濟前景和失業率惡化,香港破產管理署昨日公布數據顯示,9月發出的接管或破產令宗數為778宗,按月大增50.48%,9月的強制清盤令則有44宗,按月急增83.33%,兩者同創4年新高。有人力資源顧問表示,11月「保就業」完結後,12月恐出現裁員、結業和破產潮。
文匯報報導,在內外需求俱疲的夾擊下,香港今年首兩季本地生產總值(GDP)分別按年下跌9.1%及9.0%,企業破產增加,最新的香港6月至8月失業率繼續高企於6.1%,仍徘徊於逾15年的高位。今年首9個月,累計申請破產宗數6656宗,按年增加12.05%,去年同期及全年分別為5940宗和8151宗。
報導指出,政府日前公布的保就業計畫第二期的申請數字,有約4000名曾獲發第一期工資補貼的雇主沒有申請第二期補貼。由於獲得工資補貼的公司須承諾在接受政府工資補貼期間不會裁員,申請人數減少令人關注這4000多家公司是否計畫裁員甚至結業。
報導引述毅知顧問公司董事總經理周綺萍表示,目前企業的招聘意慾只有去年的一半,因為第三波疫情雖有緩和跡象但未有完結,加上企業都有心理準備有第四波疫情,故此不敢請人。
她續說,有約4000間企業有申請第一期保就業但沒有繼續申請第二期保就業,即意味該4000間公司可能會裁員或者結業,假如當中有約九成是中小企,當中涉及2萬至3萬個就業職位,如真的裁員或者結業會推高失業率最多1%。
「保就業」完結 市場更難捱
新一期保就業到11月就完結,周綺萍預期企業裁員潮、結業潮會於12月展開,12月到明年1月相信是就業市場難捱的日子。
掳報導,合眾人事顧問總經理蘇偉忠指出,疫情持續下貿易公司、零售、飲食業成重災區,即使有保就業計畫,雇主仍要支付一半薪金和租金,部分公司在簽租約時是以有限公司的名義去簽,如無力交租只要申請破產就可以不交餘下的租金。他從核數師和會計師中了解到,企業的經營情況惡劣,相信11月保就業完結後,有可能出現裁員、結業和破產潮。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